来源:齐鲁网
2019-02-20 18:26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2月20日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传统春节后的一个重大节日,是团圆的象征。俗话说,“正月里来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元宵节的别样风味。2月19日上午,寿光市第三届“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灯谜大赛在市文化中心一楼大厅举行。活动设有春节习俗展览、猜灯谜、抽奖、现场做元宵、尝元宵五个环节,现场人头攒动,大家猜灯谜、拿大奖、尝元宵,着实“闹腾”了一番。



元宵猜灯谜 揭秘着传统文化内涵

走进市文化中心一楼大厅,放眼望去,一片喜庆的红色映入眼帘,大红灯笼把现场点缀的格外漂亮,一条条用彩纸写好的谜条静待猜谜者。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称为“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元宵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时光流转,灯谜也在历史跌宕中形成了固有的格式。
“人间草木迎春来”“炎夏挥毫”“一物三口,有腿无手。谁要没它,难见亲友”……记者注意到,今年的谜面更加丰富,也更加巧妙,涵盖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历史地理等内容。活动开始,人们纷纷涌进灯谜区,揣摩起谜面的内涵。随着大脑飞速运转,一个个谜底被解密。“这是‘相’字。”家住美林花园的张晓猜出了谜底,她解释道,“‘二木不成林’,可知并非两个‘木’。而‘目’与‘木’同音。二木便是指‘木’与‘目’。因此,这是个‘相’字。”猜灯谜不仅引来了众多小朋友,也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的参与,今年67岁的王翠花是一名退休老师,她喜欢玩这种文字游戏,她表示通过猜谜语,不仅锻炼了大脑,也让元宵节更加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


猜完灯谜,还可以抽奖。抽奖区人头攒动,人们拿着猜出的谜面排队等待抽奖。“我抽中了一等奖。”王明阳开心的与伙伴分享着喜悦,他称去年他抽了个二等奖,今年抽中了一等奖,领到一本书籍,希望开学后,他可以更加努力学习。

看习俗展、尝元宵 氤氲着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
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春节习俗,主办方特设有春节习俗展区,展览了我国春节习俗文化,以传承民族传统节日习俗,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现场,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并纷纷表示学到了不少知识。市民王女士称,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多春节习俗都不知道了。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传承下去。




元宵佳节,自然少不了吃元宵。活动中,现场做元宵、尝元宵大受市民欢迎。在制作元宵的滚筒旁,不少人纷纷合影留念,也上手尝试了一把。“这是个技术活。”李波涛笑着说道,“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我尝试了一下,真是太难了。今天来这收获很大,猜了灯谜,还尝试了一下做元宵,这个节日过得有意义。”崔颖一边吃着元宵一边说道,元宵节人们都会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今年既猜了灯谜,又吃到了热腾腾的元宵,元宵节“味道”十足。
灯谜对于元宵的意义,不仅在于让节日真正“闹腾”起来,更让这个带着浓浓中国味的节日,在“闹腾”中多了一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大家在猜谜中,不仅重温了中国的文字之美,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到了节日猜谜的乐趣。同时,现场做元宵、尝元宵、赏民俗展,增添了节日气氛,烘托出了元宵佳节的文化内涵,让市民过一个原汁原味的元宵佳节。
阅读量:18.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