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来源:齐鲁网

2021-04-14 16:42

发表于山东

延琳琳  拍摄 (1).jpg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4日讯 梨花盛雪,满村飘香。这几天,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小刘桥村格外热闹,村里首届梨花节开幕了。游客们不仅可以徜徉在花海中赏花、拍照,还可以在村内参观刘洪范烈士故居展览馆、挎包精神展览馆、建党100周年红色报刊展,观看传统民俗文艺演出,体验特色民宿产品。

微信图片_20210414113752.jpg

干净整洁的道路、宽敞明亮的街巷、和谐幸福的邻里……老百姓们提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也都赞不绝口,谁都想象不到昔日脏乱差的落后村会变成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新村庄。当然,这一切的变化,与历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驻村第一书记们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用力,在打造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好党群关系、壮大集体经济、改善村庄面貌、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

微信图片_20210414113535.jpg

现广饶县大码头镇小刘桥村驻村第一书记高杰介绍,“在东营市政协两级党组和东营市派驻大码头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领导下,他与村两委班子着力推动产业振兴,打造“诺森”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新建50亩大棚采摘区,做活275亩皇尊蜜梨产业园区,新建9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以增加18万元。重点推动的“金桥”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又开始动工,建设总建筑3700平方米的综合体,配套15亩的首集市场,作为农业产业经营区、红色文化展示区、党群教育示范区、特色休闲旅游区使用,为群众增收搭建好的平台。为了改善村庄环境,积极争取打造美丽村居、美丽乡村、平安数字乡村‘三项示范村’创建政策,建设6000平方米的河湾生态公园,打造小刘桥‘村级电视台’,对村庄老旧片区整体提升。”

“梨花节的举办,正是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探索把村内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集体经济搞上去,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带动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小刘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效明高兴地说。

经过从穷到富、从富到美的淬炼,小刘桥村,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的小刘村,是山东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旅游特色村、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村。

微信图片_20210414155521.jpg

像高杰一样,东营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在广饶县大码头镇还有13位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服务队队员和第一书记。从乡村生活到基层工作、从党建引领到班子建设、从乡村振兴到脱贫攻坚、从集体经济发展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土地流转承包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他们在服务队队长袁勤德的带领下,推出了“1346”区域帮扶工作规划示范项目,规划建设“金桥”乡村振兴综合体以及“诺森”“清源湖”“淄润”“央上红”“光明”“星耀”“富李”等7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服务队乡村振兴片区“一体七园”产业集群,推动帮扶片区果蔬“新六产”和“乡村旅游”产业实现融合发展。驻村第一书记们,他们走在田间地头,走到村民心中,以实干助力广饶县大码头镇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在“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前行。

来源:齐鲁网
文章为创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东营广电

阅读量:7.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