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昆仑镇奎三村: 推行医养一体化养老新模式 构筑“欢乐夕阳红”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4日讯 近年来,全国文明村昆仑镇奎三村两委创新实干,积极探索打造“医、养、康、护、乐”“五位一体”的养老新模式,为老人提供精神关怀、生活照料、医疗养生、文娱交流等照护服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织就一幅村民幸福安康的美丽画卷。

日前,记者在奎三村奎山公园内的幸福院看到,长者食堂、乒乓球室、棋牌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等应有尽有,现场不时传来悠扬婉转的唱腔,二十多名京剧爱好者正在活动室排练节目,村民张凤珍说,“村里的京剧社成立20多年了,大家一有时间就欢聚在此,自己从零学起,现在能唱多个曲目了,心情非常舒畅。”

目前,奎三村60周岁以上人口有394人,占居民的25%,为满足老年人的养护需求,奎三村营造了集村卫生室、幸福院、村民文化广场、文体活动中心、灯光篮球场、党建馆、村史馆等协同发展的医养文体环境。同时换届选举成立了奎三村计划生育协会,协会会员志愿为老人提供帮扶关爱,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村民孙启水说,“村里对我们老年人非常关心,从老年食堂、娱乐活动、健身器材提供等各个方面都投入很多,我们生活在奎三村特别幸福。”


幸福的晚年生活离不开医疗的保障。奎三村实行“家医团队+居家养老”合作体模式。充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居家老年人群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和优先对象。针对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提供综合、连续、便捷、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采访中,恰遇村卫生室的贾秀华正在村里走访问诊,街头遇到刚做完半月板手术的82岁村民翟慎英,贾秀华随即掏出血氧仪为老人进行了检测,叮嘱老人一定慢行,不要跌倒。在98岁老人马桂兰的家里,贾秀华为老人测量血压,咨询用药情况,老人的儿媳说,“村里的医生非常关心我婆婆,有家门口的医生关照,老人精神状态特别好,身体很健康。”

据记者了解,村卫生室在承担常规的医疗卫生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提供疾病预防、营养、中医养生、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并以“中医、康复”为特色与昆仑镇卫生院建立合作,为老人提供养生授课、康复、延续性护理、远程会诊、绿色转诊通道等相关服务,解决老人不出村就能医保看病、养病、康复治疗的难题,使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舒适的养老服务。

奎三村是全国文明村,是爱老、敬老、孝老的模范村,每年村集体投入近百万元发展养老事业,每月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2019年起,在良好村风的熏陶下,村民孙兆栋还每年自掏资金60万元成立兆栋基金,用于村里助老、大病救助、大学生助学等。孙兆栋说,“自己是喝着奎三村的水长大,在外通过奋斗有了点财富积累,要回馈社会、回报养育他的父老乡亲。”村里70岁以上老年人过生日时,还有“特殊政策”,70岁以上老人生日当天,村委送上200元、兆栋基金200元共计400元生日礼金和一份关爱祝福。村里80岁以上老人生日当天,村委送上300元、兆栋基金300元共计600元生日礼金和一份关爱祝福。 

记者看到,在奎三村委门口的墙上挂着该村评选出的敬老爱老先进模范和全村七十岁以上老年人子女每月上交赡养费的明细。村两委成员孙启雷说,“儿女交的赡养费再加上村里发放的资金,对村里推行的医养结合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毕竟对于老年人来说,晚年生活除了有子女的爱和关怀,手里有些闲钱,才能有所保障,去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在奎三村,处处看到的是干净整洁,感受到宜居宜业的气氛。村党委书记、主任孙启锋说,“村里的医养结合工作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更是养心、养身、养健康。它依托医养结合的特色理念,秉承身心同乐的服务宗旨,兼顾保健、医疗、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精准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真正实现了“医、养、康、护、乐”为一体的养老新模式。”

淄川融媒记者曲克水 高其广  通讯员庄士勇 陈木顺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