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 建起零工市场、线上“云”招聘、打造“服务驿站”……今年以来,平原县人社局立足就业创业“微改革”,深入实施“红色驿站、绿色通道、蓝色订单、金色梦想、橙色活力、青涩希望、紫色智囊”七彩工程,强化要素赋能,搭建供需桥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更加高质量就业,推动幸福新平原建设。
(工作人员为群众进行就业培训)
平台赋效——招聘+培训+咨询,建立就业服务“全链条”。
“通过零工市场的招聘信息,我找了电动车销售的工作。在家门口就业,既有了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可以说是一举两得。”4月17日,平原县海宝电动车销售有限公司职工张玉玉说。
长期以来,零工人员由于信息不通,只能在马路“蹲活”,还面临着秩序乱、环境差、信息匹配度低、权益难保障等问题。今年4月份,平原县高标准建立了县级零工市场,面积达到1700平方米,位于中心城区,周边小区环绕,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平台。
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零工市场室内设置了综合服务区、劳务洽谈区、零工休息区、手工灵活区等功能区,求职登记、信息咨询、对接洽谈、候工休息等功能备齐全。与此同时,室外设置宣传发布区,用于发布张贴用工信息,主要面向年龄结构偏大、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零工人员,让求职者在就业过程中称心顺心。
除了城区,平原县还在德原街道建立了乡镇零工市场,真正让就业服务“沉下去”。“零工市场,既提供免费的休息室,还及时发布用工信息,让我们找活省心又放心。这一个星期,我都没闲着,收入翻倍。”享受到零工市场公里的大八里村村民邹海涛满脸笑意。
依托零工市场,平原县实施了“金色梦想”、“蓝色订单”工程,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码上就业”的“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平原县为创业者提供开展创业培训、指导政策申报、协办企业注册、协助宣传推广、组织创业活动等多元服务,让创业更便捷更舒心。同时,对回流人员持续开展技能培训,经过情况摸排、市场调研、需求调查,“定制”培训内容,零距离服务,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数据赋力——直播+小程序+劳务地图,打造就业服务“全方位”。
“主播,我想了解一下泰鼎的工作岗位内容和工作时间是怎么样?”“我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可以来应聘吗?”……近日,在平原县人社局组织的“原满就业”直播中,求职者们你一言我一语“聊”的热火朝天,化身“主播”的就业工作人员耐心介绍着公司详情、岗位需求、工作内容以及薪酬待遇等信息。一个半小时的商务直播,吸引7000余人点击观看,共有300余条互动咨询。
(直播带岗活动现场)
搭乘大数据快车,“直播带岗”在平原成为了常态。平原县人社局推出“橙色活力”工程,实行“2+1+N”的服务模式,即“线上+线下”两种推岗模式,“一对一”对口帮扶,N个岗位多种选择,帮助青年人才“好就业、就好业”,让企业“好招工、招好工”。
今年以来,平原县人社局带领联化科技、福洋生物等64家平原县企业1000多个工作岗位对接省内外重点高校,举办了6场线上直播带岗活动、4场线下专场招聘活动,搭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的桥梁,让就业供需精准匹配。
除了“直播带岗”,平原县人社局“原满就业”智能服务小程序,构建劳务信息地图,精准推送企业招工信息,打通企业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通道,实现就业更便捷更高效。目前,平原县通过“原满就业”小程序,收集劳动力信息16.4万条,目前已达成就业意向上千人。
(平原县组织在外大学学子进行家乡行活动)
拉满青春之力,平原县人社局实施“青‘涩’希望”工程,实行“百企千才高校行”系列活动,利用网站、社交软件、直播平台等网络载体,开展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困难帮扶“六进校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温度、有精度、有效度的就业帮助。
体系赋值——驿站+摆摊+敲门入户,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
“现在,我白天在雇主家做育婴师,晚上回家照顾孩子,工作、家庭两不误。这要多亏了帮我介绍工作的就业信息员”。4月17日,平原县腰站镇居民王冬梅高兴地说。
王冬梅所说的就业信息员,是平原县腰站镇三邻村就业服务“驿站”的信息员任万芳。她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王冬梅因没有一技之长,待业在家后,便主动为王冬梅办理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推荐参加育婴师职业技能培训,还牵线搭桥介绍工作。最终,在任万芳的帮助下,王冬梅实现了“家门口”再就业。
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今年以来,平原县人社局深入实施了“红色驿站”工程,依托县级就业服务中心、乡镇便民中心、村级就业服务站,建立436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让就业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畅通供需需求,才能实现就业良性循环。平原县把“服务驿站”搬到社区、村庄、街巷、商圈等,实行敲门入户、上门服务,通过“就近办”“多点办”“主动办”“随时版”“轻松办”五办服务,织密就业服务网络,打通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结业服务摊位开在恩城鸽子会集市上)
主动服务,更要精准服务。平原县人社局组建了“紫色智囊团队”,把就业服务驿站开到集市,摆上摊位开展政策咨询、岗位发布、线上招聘会宣传等,拓宽就业服务半径。在恩城镇“招工市场”,36家企业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集市上选岗、家门口就业。平原县还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732人,有效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助力推进共同富裕。据悉,去年以来,全县共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1317人。
通讯员:辛凯 班伟 平原融媒: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