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吕博涵)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走文化廊道 进经济园区 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大运河文化体验廊道”主题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了德州。
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位于德州的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200家央地国企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这是2021年7月该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全国重点国有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以来,所获的又一“国字号”殊荣。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也是德州市、德城区重点培植的财源支撑和高端化工产业链支柱企业。先后获得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中国企业500强、全国化工百强、上市公司价值百强,资产质量、投资效率、成本控制、运营效益、人工效能等长期居行业领先水平,被业界誉为“红海之王”“蓝筹白马”。
在华鲁恒升董事长常怀春看来,“专精特新”是该公司多年来可持续发展坚持的基本思路,也是未来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专”体现在专注主业,就是紧紧围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这一核心,心无旁骛、突出核心、做好强项;“精”体现在精益求精,就是紧紧围绕提升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这一主线,精准投资、精益运营、精细管理;“特”体现在特色鲜明,就是紧紧围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这一课题,相关多元、柔性联产、集约高效;“新”体现在新动能、新赛道,就是紧紧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任务,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新新”向荣,就是转换发展动能、抢占“两新”赛道,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品集群,致力打造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现代化工企业。
华鲁恒升出身小氮肥,较早面对市场,较早经历了市场风浪的洗礼,也较早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运营机制。公司起点低,就虚心学习,先跟随,后起跑,再领先,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氮肥企业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公司早期发展主要采取跟随战略,建设的项目也都是大路产品。这类产品要参与市场竞争一拼技术、二拼成本,要掌握技术必须进行消化吸收,要降低成本,必须优化工艺条件,进行再创新。公司不迷信、不依赖引进技术,而是着眼于发展实际,将引进技术优化后形成自己的专有技术,由“为我所用”变为“为我所有、为我所优”。2008年20万吨/年醋酸装置开车后,公司利用在线装置组建羰基合成实验室,主装置未经大的变动,仅通过改进催化剂配方,就将年产能提升到60万吨,各种原料消耗大大降低,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华鲁恒升依托全国第一套国产化大型氮肥示范装置,建成了洁净煤气化技术和产业平台,确立了国内煤化工的技术领先优势。在此基础上,公司不断优化创新、放大优势,构建了高效灵活的三大平台调控中枢、高品质多产品协同发展平台和稳定的双驱互联动力系统,确保了装置安全稳定高效长周期运行。
现代化工生产呈现出大型化、系统化、园区化的特点,如何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集约运营,成为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点。华鲁恒升通过持续的在线优化和资源整合,在行业内首家开发出以煤气化为龙头,同时生产合成氨、甲醇及一氧化碳的复合工艺,实现了尿素、醋酸和聚氨酯配套产品的自主调节,形成了“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这是目前大型化工装置园区化精益运行的独特模式,公司可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产品间、系统间、园区间的联产联动,原料综合利用率高,协同效应强,综合效益突出。这一模式得到行业认可并被广泛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