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4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王小茜 通讯员李勇军 刘瀚允 肖慧敏)随着气温越来越高,正值稻谷种植好时机。今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力推广盐碱地种植旱稻,降低土壤盐碱度,提高粮食产量,推动盐碱荒滩变成绿色良田。
在巨野县麒麟镇甘庄村,播种机正在村内的盐碱地里犁地播种,不同于水稻插秧耗时费力,旱稻借助播种机把种子洒进土地即可,大大方便了种植管理。巨野县麒麟镇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士东说:“水稻种植的成本高,一亩地得接近300多块钱的成本,旱稻一亩地100块钱成本就够了。旱稻跟水稻产量基本是一样,技术跟水稻技术都是一样的管理,这样能省一部分钱,降低成本。”
麒麟镇甘庄村因为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化严重,过去,当地农民大多选择种植棉花等抗旱作物,不仅产量低,而且盐碱化程度越来越重。巨野县麒麟镇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士东说:“这个地原来就是一层就跟白面似的盐、碱地。棉花人工太高,效益也不算太好,种水稻一是减少人工,二是产量也不低,也能用河水浇灌,把盐分排出去,把这个碱压下去,这样就能改善了盐碱地,不管是以后种麦子种水稻、种水果都能行。”
种植水稻让甘庄村粮食单季产量首次突破1000斤,当地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优选稻谷种植品种,统一种植管理和销售,粮食产量连年增加,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近年来,巨野县采取优化土壤耕作、施用生物有机肥、全幅匀播与合理密植等技术,探索出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盐碱地治理模式,有效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盐碱地改造30多万亩,小麦和玉米平均亩产量超过2200斤,昔日的盐碱地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