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7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赵雪)6月29日,山东省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将正式开始。山东省今年高考招生录取政策有哪些变化?高考志愿应该如何科学填报?针对广大家长和考生关心的问题,27日上午,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普招处处长赵丽以及赵洁、李基梅、刘胡良、周慧四位老师做客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阳光政务热线》节目,介绍山东2023年高考招生录取政策,并回答听众、网友提出的问题。一起来看看,山东省招考院的专家们分享了哪些干货。
今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政策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赵丽:山东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基本保持稳定,也有部分变化,请考生予以关注:
一是取消了夏季高考市级政府委托培养师范生招生。往年个别市组织的委托培养师范生招生不再组织。
二是夏季高考艺术类增加了统考类别。新增戏剧影视表演类、服装表演类、航空服务艺术类3个统考类别。
三是春季高考的志愿模式进行了调整。将春季高考本科批、专科批志愿模式,由院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调整为“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获得相应资格的考生,填报春季高考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志愿最多不超过60个。
四是调整春季高考专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将原来的填报志愿后划定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调整为根据生源与计划情况,与首次划定的本科线同时公布。
五是志愿填报的时间有所调整。今年仍然安排了7次志愿填报,但每次志愿填报的时间相比于去年均有所调整,例如普通类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由往年的6月30日调整到6月29日,常规批志愿填报时间由7月5-8日,调整为7月5-7日。
春季高考志愿模式调整主要基于什么考虑?对考生来说应该注意什么?
赵丽:春季高考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这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对于考生还是高校,都有显著的好处:
一是能够更好地满足考生对专业的选择。“专业+学校”的平行志愿模式下,在选报的专业类别内,考生可以按照意愿自由选择志愿。取消专业服从调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专业选择权,真正实现“录其所愿”。
二是能够显著提高考生志愿填报覆盖率。由院校志愿调整为“专业+学校”志愿模式后,考生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志愿覆盖率显著提高。
三是能够促进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利于高校录取到具有明确专业志向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足,可以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山东普通类划分一段线,二段线。一段线是本科线吗?
赵洁:普通类的一段线是分别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1.2倍的比例划定的,扩大比例划线是为了保证不同选科要求的专业有足够的报考生源。广大考生志愿填报时,要认识到一段线仅是志愿填报资格线,并非只要上线就肯定能录取本科,要合理填报志愿。
提前批志愿填报有什么注意事项?
刘胡良:提前批的招生高校及专业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考生需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慎重选择是否参加本次志愿填报,如果有心仪的招生类型,相当于增加了1次录取机会,但也不要盲目参加,因为一旦填报了志愿,不允许放弃志愿,若被提前批录取,将不能再参与后续常规批的投档录取。
6月29日填报提前批第一次志愿时,各类别考生均只能选择1个院校志愿填报,而且类别间不能兼报。
普通类平行志愿应该怎样合理填报?
赵洁: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应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能盲目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填报平行志愿的基本路径是:
第一步:合理定位。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位次,关注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各类别录取分数线等信息,合理给自己定位。定位于本科还是专科层次,需要在哪个批次填报志愿等。
第二步:汇总信息。根据所具备的报考资格,汇总分析志愿填报需要参考的政策信息和数据信息,大致包括:往年录取数据、招生计划情况、高校招生章程、目标院校办学综合情况、目标专业建设及就业情况等。
第三步:初选志愿。在综合分析研判各类信息的基础上,尤其是近两年高校录取情况,对照自己的成绩位次和选科情况,按照“冲、稳、保”的思路分3个梯度,选择足量院校专业志愿。
第四步:优化志愿。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删减数量,并按照“冲、稳、保”的策略,分梯度降序确定志愿顺序。比如填报普通类96个志愿,可将自己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个左右“冲一冲”,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个“稳一稳”,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0个左右“保一保”。
第五步:正式填报。借助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确定拟报考志愿的最终顺序,生成志愿预填表。在规定时间登陆志愿填报系统,“一键导入”志愿预填表或输入报考的专业、院校,及时提交报考志愿信息。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有哪些?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
李基梅: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模式的投档录取规则主要有以下3点:(1)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先从最高分(位次)的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前一个位次考生所有的志愿都检索投档完成之后,才进行下一个考生。(2)志愿顺序对考生有先后之分。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96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个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个志愿,以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投档,后续所有的志愿立即全部失效。(3)对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个轮次的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全部失效。即使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需要在下一轮次重新填报志愿。
“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投档后仍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受限结论、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山东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呈现出平行志愿投出率高、计划完成率高、录取率高、退档率低的特点。经综合分析,近两年,考生被退档的主要原因就是体检、外语语种受限。
志愿填报有哪些一定要避免的误区?
刘胡良: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部分考生在志愿填报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这些问题一定要避免。特别是下面这3类问题,一旦犯错,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一,不清楚自己的成绩定位。往年,有的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盲目攀高,选报的学校专业均高于自己成绩所在的层次,志愿拉不开梯度,导致填报的志愿均无法被投档。只能再参加后续剩余计划的志愿填报,错失录取机会。
第二,不了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平行志愿填报的顺序非常重要,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一旦达到前面的学校的分数线将被投档,后面的志愿作废。而且平行志愿只有1次投档机会,一旦被退档,只能再参加下次志愿填报。部分考生不了解上述规则,没有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或误填志愿。
第三,不了解拟填报志愿专业和高校信息。部分考生对于拟填报的学校的必备招生信息缺乏了解,例如学校性质、办学地点、专业要求等,这些信息在院校的招生章程中均已详细列出。
高考录取有内部名额吗?高价志愿填报指导可信吗?
赵丽:全国高考目前全部实行网上远程录取,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录取系统具有严密防护,各环节严格规范,计算机系统按分数志愿进行投档,严格按招生计划录取。任何人无法实现 “提前录取”“指定录取”等操作,也不存在所谓的“内部名额”。
另外对于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指导也要擦亮眼睛,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向考生和家长开展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多种问题。对于志愿填报,考生综合参考省市县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完全可以完成自主填报志愿。
遇到政策或技术问题,有哪些途径可以咨询?
周慧:志愿填报及录取期间,省、市、县三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中学都将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今年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排专人负责考生高考咨询,咨询电话为:0531-86162753。市、县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咨询电话可通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查询。志愿填报期间,考生如遇到志愿填报方面的技术问题,可在工作时间拨打“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公布的5部咨询电话进行技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