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厉家顶子村:“三手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3日讯 随着入冬渐深,万物收藏,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厉家顶子村的大小茶园也迎来了冬管期。行走在乡间道路上,不时能看到茶农在茶垄间忙碌着,为茶园顺利越冬和明年早春茶采摘做着充分准备。

据厉家顶子村党支部书记厉涛介绍,厉家顶子村是全市“南茶北引”第二批试点村庄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绿茶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亩增长到了近300亩,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绿茶,年销售额可达300余万元。村内茶企瑜山茶厂通过土地流转,在本村及周边村庄绿茶种植面积达到了260余亩,可年加工绿茶10000余公斤,年销售额近400万元。除此之外,村内还有小型茶企近10家,全村茶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我们与中石化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展的智能采摘机器人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引进的中茶108、中茶302等茶叶新品种成活率达到了近90%,新一轮的‘南茶北引’成果丰硕,目前企业每年仅用工支出就近100万元。”瑜山茶厂负责人张永兵说,他表示今后还将在新品种推广、生产流程优化、智能化提升等方面多下功夫,让日照的绿茶走出日照、走向全国。

与绿茶即将进入“冬眠”不同,厉家顶子村绘画写生基地近来确是热闹非凡。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群大学生在这里“安营扎寨”,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这里的山水屋舍、路田草木。去年以来,厉家顶子村在上级党委政府指导帮助下,将乡村振兴与“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紧密结合,整合村庄资源,优化升级环境,与日照油画院、曲阜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地平线美术培训学校等达成合作,先后成立了三家绘画写生基地,为高校学生与绘画爱好者提供绘画写生的“根据地”。

“这里保留有独特的自然风景,有未经开发的传统民房,绘画素材丰富,景致层次感强,北方地理文化内涵深厚,适合入画。”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吕杰章说。近日,按照学校课程安排,他带领近70名学生到厉家顶子村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实地绘画学习。

厉家顶子村地势西高东低,三面环山,依山傍水,保留有北方地域特色的原始村落风貌,有着发展旅游项目、绿色农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该村浑然天成的景色吸引了大批高校美院师生前来入住写生,有力促进了文旅产业发展。

“绘画基地的打造,是发展文旅产业的新探索,也是‘城市+大学’在乡村地区的进一步延伸,每年有千余人前来绘画写生,开启艺术之旅,为我们带来了文旅收益,增添了发展活力,也很好的对外推介、宣传了日照。”厉涛说道。

在村庄西南角,有几栋温室大棚,里面有的种上了草莓,有的正在进行翻耕。据了解,多年前此处原是一条深约十余米的沟壑,在上游小型水库修缮翻新后,这里便成了荒草丛生的废弃地。厉涛走马上任后,瞅准村庄靠近城区的区位优势,抓住设施农业发展的机遇,带领村里的干部群众将这处废弃地填平,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起了温室大棚种植。

“这几个棚的草莓再有半个月左右就成熟了,那几个棚种的菜罢市了,翻耕下准备再搞羊肚菌。”自从成立合作社发展温室种植以来,村“两委”成员厉见峰便成了“兼职棚管家”。目前,厉家顶子村通过改造废弃地、撂荒地已发展温室大棚种植10余亩,并且规模在持续扩大中,蹚出了又一条产业振兴的致富路。

“立足基础延伸绿茶产业链条,因地制宜强化发展以绘画基地为主的文旅产业,坚持市场导向发展温室大棚种植业,下好‘三手棋’,带领全村百姓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面对这一方山水田园和一村百姓,厉涛感到责任重大,但也信心十足。

记者:叶飞 于浩杰

编辑: 于浩杰
责编: 卢立平
审校: 孙长征
主编: 张倩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