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大力实施“百千工程” “美丽建设”向“美丽经济”蝶变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日讯 近年来,蒙阴县立足生态特色优势,大力实施“百千工程”,通过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组织连片共建、资源连片投入,带动全县“美丽建设”向“美丽经济”蝶变。

云蒙湖生态区石龙湾“百千工程”示范片区,总面积57平方公里,覆盖15个村。片区以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四雁人才培育、农旅融合发展为重点,整合资金1.2亿元,实施路网提升、污水治理、绿化亮化等项目22个,实现了主干道硬化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100%,逐步构建“一体两翼三路六村”乡村发展格局。

以“云蒙湖畔,美丽渔村”为发展目标,突出“渔文化”“水文化”特色,打造沂蒙水塔、渔村广场、澎湖湾等10余处景观小品,放大渔村、渔民元素,动员村民利用闲置民房,发展“渔家乐”5家、渔村民宿、湖畔露营地、水文化打卡地各2处,形成“吃住行游娱”全要素集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为深入推进 “百千工程”,蒙阴县按照“项目为牵引、用项目聚合力”的思路,整合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集中向“百千工程”实施乡镇——野店镇、旧寨乡、桃墟镇、云蒙湖生态区的99个行政村倾斜,覆盖10个乡村振兴片区,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按照一镇一格局、一村一特色的总体思路,为四个实施乡镇确定了桃产业、水文化、红色休闲、蒙山民宿等特色定位,规划梳理了14个片区、8条精品路线。深入群众问需求,遍访村居找灵感,以符合当地人文、地质特点为原则,以大视野布局,从精致处着手,构建千墙千面、百花百景的和美乡村建设格局。

为把“百千工程”这项民心工程抓出成效,我县注重发挥群众主体地位,引导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态家园。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共同参与“百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乡贤能人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鼓励乡贤能人参与家乡建设,带领群众勤劳致富。桃墟镇松山村投资700余万元打造民宿——松山书院•隐舍,发挥“民宿+”力量,带动村内闲散劳动力就业,并与周边农户建立长期农产品代销关系,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积极与在外人才联系,发挥门路广、有情怀、市场经验丰富的优势,引进技术回村,带动村企联合,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助力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云蒙湖生态区彭刘大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在外人才引进高效新品种,建设200亩无花果温室大棚,带动就业50多人,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

(记者 张冰 辛文东)

来源: 蒙阴融媒
编辑: 宋国栋
责编: 皮兴军
审校: 何煜鑫
主编: 田进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