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 临邑县理合务镇高度重视人才回引工作,在构建“强磁场”、打造“舒适区”、培植“厚沃土”三方面持续发力,打好“灵活牌”“感情牌”“实用牌”,绘就乡村振兴引才聚才新蓝图。
构建“强磁场”,打好引才聚才“灵活牌”。定期召开人才工作推进会,认真研究学习德州市“雁归兴德”工程相关政策文件,结合理合务镇实际,出台引才聚才政策,夯实人才工作基础。继续实施高校战略合作行动,吸引南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德州学院等高校学生到乡村实践锻炼,提升青年人才集聚度、活跃度和贡献度。梳理在外人才,利用在外名人“能人效应”积极宣介家乡,鼓励更多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就业。在官方抖音号“印象理合务”开辟专栏——“理合务骄子”,宣介家乡发展,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利用节假日,召开“智慧理合”在外博士座谈会,并授予“博士之家”牌匾,让在外人才为家乡发展出点子、找路子,支援家乡建设。
打造“舒适区”,打好引才聚才“感情牌”。建立青年人才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租房购房服务保障机制,使人才后顾无忧。建设1处占地500亩的返乡人才创新创业园,内部住宿、办公、读书、健身一应俱全。同时在山东巴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人才公寓1套,配套有电视、空调、阅览室等设施,满足引进人才的日常生活办公。积极搭建青年人才交友平台,坚持打造“爱在理合务”青年交友服务品牌,为青年人才搭建沟通桥梁。积极开展青年人创业服务行动,通过招聘会、直播带岗、“敲门送就业”等活动,打通青年和企业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培植“厚沃土”,打好引才聚才“实用牌”。建好用好青年之家、青年人才服务中心、乡村好青年“物之丰”电商联盟等阵地,打造成青年人才重要的交流平台。搭建人才培育三大平台,其中,沙于村蔬菜大棚园区能够为返乡农业人才提供实践基地;理合丰物电商服务中心为新业态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巴瑞生物建立齐鲁工业大学党外专家实践基地,为高校专家开展基层实践活动提供场所支持,实现高校专家与基层力量“双向奔赴”。同时,定期举办乡村人才大讲堂、青年人才沙龙等活动,选树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组织乡村振兴人才进行交流学习,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目的。
临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楠 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