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9日讯 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积极探索盐碱滩涂综合利用新模式,以“绿色能源+水产养殖”有机融合,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同时,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
眼下正值海参收获旺季,打捞海参的“猛子”们入水作业,将一网网肥硕的海参捕捞上岸,过秤、分类、装车,运往各地。海参养殖,最害怕的就是水温高,这也是当地海参养殖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新户镇积极探索盐碱滩涂“渔光互补”新模式,在养殖设施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在光伏板下方水域开展水产养殖活动,水上持续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不仅清洁、低碳、高效,而且为水产养殖产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海参养殖工人张福成说:“有这个光伏板,到伏天高温的时候,要比没有光伏板的养殖温度降低两、三度,这个存活度要比那个没有光伏的存活度要高。”
水上发电、水下养殖,一地两用。在实现海参丰收的基础上,二千多亩的光伏板每年可发电9000万度,全年利用小时数在1400小时,可节省36万吨标准煤。
东营市曙光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运行值班长李振说:“我们这个项目是69兆瓦,每天大概能发电量32万度,按照每户居民每天用电5度计算,能保证160万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量。”
河口区新户镇北邻渤海,海岸线47公里,平均日照时数2715小时,是山东省海上风电光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新户镇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按照“新能源+”发展思路,“以资源促产业、以产业推转型”,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河口区新户镇副镇长陈云强说:“新户镇盐碱滩涂地已列入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项目,规划装机容量425万千瓦,年发电量测算63亿度,可实现产值24.9亿元。新户镇将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渔光互补复合开发模式,将盐碱滩涂地打造为光伏渔业、文旅观光、乡村振兴的综合型示范园区。”
编辑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