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中毒怎么办?专家:立刻催吐 严重或引发肝衰竭

夏季雨水的增多,为野生蘑菇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然而,这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蘑菇中毒。由于许多人缺乏对野生蘑菇种类的识别能力,误食有毒蘑菇的事件时有发生。2021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的曹先生告诉《生活帮》记者,自己的妻儿在当地一处广场树下捡了一些野蘑菇,食用后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随后送医治疗诊断出肝功能严重受损。2023年8月,同样是潍坊市的西女士在山上采集了野蘑菇,食用后却引发了严重的肝衰竭。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7月15日,《生活帮》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医师菅向东做客节目,科普野蘑菇中毒等相关知识。

专家表示,在山东出现的易引起中毒的野蘑菇,多是“白毒伞”等含有鹅膏的白色蘑菇。不同于一些长相“艳丽”的毒蘑菇,“白毒伞”样貌平平,长得很安全,实际上它的毒性不减,一旦服用,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

据专家介绍,蘑菇中毒主要有以下的几种临床表现。第一种类型就是胃肠炎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这种类型。第二种就是精神型,可以出现一些幻觉,比如看到一些小人。第三种是溶血型,它可以导致溶血性贫血。第四种是最厉害的,就是肝损型,肝脏损害导致爆发性肝衰竭,这也是蘑菇中毒导致较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

至于蘑菇中毒后,应该如何处理。专家表示首先应该拨打120,尽快到医院就医。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催吐,比如说我们可以用筷子、牙刷、勺子等压一压舌根的后部。在症状严重之前就需要尽快就医,千万不要硬撑。

最后,专家提醒,夏季食物中毒应该以预防为主,讲究食品卫生。至于毒蘑菇,特别是采摘的蘑菇、野外的蘑菇,应坚决拒绝采摘、拒绝食用,这是最根本的办法。


《生活帮》记者魏筱溪报道

来源: 生活帮
编辑: 魏筱溪
责编: 李超
审校: 郑晓晴
主编: 曹丽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