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9日讯 近日,记者在莱州“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现场看到,38台风电机组迎风而立,巨大的叶片随海风转动,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能源。据了解,这些风电机组平均一分钟能转10圈,一圈转下来能发电12.5度,日发电量平均在280万度左右。
莱州“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于2022年底全容量并网发电。截止到7月份,今年累计发电量达到5.72亿度,预计今年全年上网电量将超过10亿度。
据了解,莱州“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是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采用“深水网箱+海上风电”“深远海养殖+休闲海钓”即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渔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模式,通过立体式开发,实现集中集约用海,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打造“蓝色能源+海上粮仓”模式的典范。
“莱州‘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仅用四个半月建设完成,创造了中国海上风电建设速度之最,风电场装机容量30.4万千瓦,共安装38台8兆瓦机组,风机轮毂高度123米,叶片长度107米,叶片扫风直径220米,年可沿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3316小时。”合资方现场负责人张淑彬介绍。海上风电的运输条件不但比陆地优越,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比陆地大,海上风能资源充沛,还具有不占地、运行稳定以及零排放等优势,是现在风电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陆地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发电小时数比海上少,海上每年能达到3300多小时,陆地1700到18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