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加载中...
勿忘历史
遗址寻踪
英雄事迹
老 兵 说
如 愿
纪录·记得
融媒报道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一阶段
济南市
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指挥所旧址(萧华抗战指挥所旧址)
辛锐展览馆
注:图中所示纪念场所,仅展示与山东抗战相关的部分场所。
刘仲莹
理琪
马耀南
鹿省三
张郁光
李竹如
范明枢
韩明柱
李贞乾
马本斋
赵镈
林凡义
陈明
辛锐
耿楼战斗128名烈士
1940年6月 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8旅第22团
青口十八勇士
1941年3月 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2旅第6团1营1连
苏村阻击战126烈士
1941年1月 八路军第115师教导3旅特务3营指战员
渊子崖抗日楷模村村民
1941年12月 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村
马石山十勇士
1942年11月 八路军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6班10名年轻战士
英雄“岱崮连”
1943年11月 八路军鲁中十一团八连
朱有芹
李法真
刘思运
邵性运
王云英
宫健
冯俊英
张立芳
孙相法
《派兵去山东》
1938年9月29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派兵去山东”。此后,八路军主力陆续进入山东,与山东地方武装并肩御敌,山东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基本以一省为范围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筑梦百年》
第
3
集 主力入鲁
八路军主力一一五师入鲁后,与山东各地抗日武装起义汇聚的武装力量一起,更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军,担负起开辟抗日根据地的重任。
《筑梦百年》
第
4
集 生死与共
全民族抗战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孕育出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筑梦百年》
第
5
集 中流砥柱
日本侵略者在山东肆虐横行,而国民党的军队大批投敌。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抗日军民独立撑起了山东抗战的大局,成为山东抗战的中流砥柱。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该片记录了54场战斗、88位历史人物,内容涵盖山东抗日根据地军队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风气之先》
第
2
集 向前向前
1937年12月24日拂晓,80多名抗日志士齐聚天福山。这一天,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天福山起义爆发,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
《本色的力量》
在日照这片红色热土之上,英雄辈出、继往开来。他们抱定信念、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永葆本色。
《独臂守墓人》
在山东聊城莘县,有一位独臂退伍军人,义务守护着马本斋烈士陵园,这位老人就是全省道德模范蔡恩坤。1985年,张鲁镇的马本斋烈士陵园准备重修,需要专人看护,蔡恩坤得知消息后当即表示要承担这份工作。
山东军民以巨大的牺牲取得了辉煌的抗战成就。
到1945年12月,山东解放区对敌作战
2.6
万余次,
毙伤俘日伪军
53
万人,
山东抗日根据地拥有八路军正规部队
27
万余人,
地方武装和民兵近
200
万人,
山东抗日根据地面积达
12.5
万平方公里,
解放
80
余座城市,人口
24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