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月15日7点31分,在章锦小学,郎朗的读书声回响整个校园。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所过去小山村里的小学校,也迎来了她的春天,教育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师资力量等软实力持续增强。尤其是加入高新区教育体制改革序列后,学校发展更是跑出“加速度”,成为东部新城冉冉升起的新星。
来源:济南高新区
2018-03-20 09:57
发表于山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月15日7点31分,在章锦小学,郎朗的读书声回响整个校园。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所过去小山村里的小学校,也迎来了她的春天,教育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师资力量等软实力持续增强。尤其是加入高新区教育体制改革序列后,学校发展更是跑出“加速度”,成为东部新城冉冉升起的新星。
2017年10月,学校第10期校报《华章锦绣》出版,校长焦方禹在寄语中用这样的话表达了他对全体师生的期盼:在教育中,我们坚持做人与成才并重,智商与情商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每一位师生遇见成功的自己
北依济南药谷,南邻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东靠华芯科技园,章锦小学如同花蕊,被众多科创单位簇拥在中心。这所与新中国同岁的小学校正迎来她发展历程中的“大格局”。
“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56岁的焦方禹是一位有着37年教龄的老教师,同时也是去年高新区校长竞聘上岗的24位校长之一,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是一次有点冒险的履新。加入聘任体系,意味着编制被封存,一年一考核,考核不合格将面临解聘,眼看着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对焦方禹的这个决定,很多人并不理解,对此,他总是一笑而过。“与其担心改革的风险而畏手畏脚,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教育,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得实惠!”焦方禹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让这所城郊学校也能像市区学校一样,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一场教育供给侧改革就这样拉开了大幕。而学校要发展,理念须先行。2017年8月到岗后,焦方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凝聚共识,增强师生信心。在继承原有文化与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找到成功的自己。
“这里的‘成功’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让每个孩子、每位老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焦方禹说,“成功”教育着眼于成功,让师生向往成功、感受成功、体验成功。
在日常学习上,学校鼓励学生设置阶段性目标,注重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每周四下午总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学校15个兴趣社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打破年级、班级限制,依据兴趣选课走班;为让文化更灵动,学校开发了《华章锦绣》校本教材,分层授课,一二年级主学《弟子规》,三四年级学生主学古典诗词,五六年级学生主学文言文。“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我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让这里的孩子能够积累下国学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有一份传统文化的情怀陪伴着,有教养,有涵养,那就是我们对他们期待的一种成功了!”校本教材编委成员滕延秋说。
进校门的右手边,有一块电子屏和两处宣传栏,目前都是空白。焦方禹介绍,在不久后,这两个地方都将有大用处,“我们打算将两处宣传栏打造成学校的‘成功墙’,展示校园里的‘学习之星’‘品德之星’,而电子屏幕则会定期展示学生们的风采。”
改革改出学校发展“加速度”
3份教育改革文件,几个小时的深入解读,2017年下学期的首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焦方禹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窗,传统观念土崩瓦解,老师们开始从内心期盼改革。不久,学校全体38名教师递交了自愿加入高新区KPI考核体系的申请书。2017年11月,章锦小学正式加入高新教育集团。
新的教育体制为这所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
无论校长还是教师按岗拿薪,并与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捆绑评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学期,38位教师中,5位休产假,1位到外地挂职培训,焦方禹像很多小学校长一样面临着阶段性师资短缺难题,让他欣慰的是,问题很快解决了。“现在老师们都抢着上课,有的老师哺乳期还没满就主动请缨,同时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焦方禹说,新的考核办法下,干多干少变得不一样,老师们的干劲更足了。
教师李婷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任务,一周课时量在二十节以上;教师贾婷婷担任两个班数学教学任务,每周同样是满工作量。有着10余年教龄的徐容承担着一个班语文教学任务,同时还担着班主任和部分行政工作,每天早上7点半之前到校,下午5点多离校,一天在校时间超过10小时,有时在校批改不完作业就带回家,工作量较过去几乎翻了一番,但她每天仍是乐呵呵的。“虽然现在比以前辛苦了,但获得感满满的,每天感到很充实,也很愉快。”徐容说。
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章锦小学的师资队伍相对年轻,青年教师占76%。为让这支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学校坚持走“引进来”“走出去”道路,引专家进校指导,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学校教研按照“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发言人”原则组织,每周二、三、五下午两节课,分别是数学、语文和英语教研时间,教研地点设在会议室、录播教室等地方。教研时,学科组长先发言,主备课人领着学科组其他成员集体备课。除了学科内成员交流,跨学科听评课也是所有教师的任务,学校规定一位教师一学期听其他学科的量至少要达到听课总量的四分之一。
教育理念的更新也带来了课堂变革,在这里,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不见了,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比如,数学学科尝试了“235”高效课堂模式,即“双向、三段、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双向”指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三段”指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三个时段——课前、课中、课后;“五步”指的是课堂教学的五个步骤: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预测、反思评价。
这种课堂模式下,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关注,课堂环节变得实在有效。除数学课外,学校的英语课也很有意思,老师上课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学生们可以通过游戏、模拟场景等项目进行英语学习。“除情景教学外,我在课堂上还采用了‘1对1’和‘5对1’的学习模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五年级(1)班英语老师刘月婷说。据了解,学生们都非常愿意上刘月婷老师的课,其班内英语成绩连90分都算低分。
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好帮手
除了助力学生和教师“成功”,在章锦小学的成功理念中,还要帮助家长培养成功的孩子。
自从加入教育集团后,学校举行了一系列家校合作活动。2017年11月,北京大学公益讲座开进章锦小学,学校邀请家长们一起聆听。为了让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在学校上课的动态,去年章锦小学改变了固有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模式,诚邀家长们走进课堂,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对此,不少家长表示,可以亲身感受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而不是简单地参观学校的功能室和课外活动,非常喜欢。
此外,学校还创设了“校长接待日”,在这一天,家长们可以和校长面对面交流,仅上学期就举办了3场。新学期,学校计划将“校长接待日”活动常态化,每周三举行,一周轮一个班。为了让家长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在第一次全校家长会上,焦方禹就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有家长来电,他总是第一时间接起。这种坦诚的沟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在期末家长满意度调查中,他们纷纷点赞学校呈现的可喜变化。
定期出版的校报《华章锦绣》也设置了“家校立交”专版,为家校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据悉,自开设此版以来,家长们纷纷投稿,讲述与孩子成长的故事,老师们也在这里向家长传达教育的方法,使得家校合作得到了更深的推广。
“原来一些家长一直说我们是农村学校,比不上人家城市学校。但现在,我们希望通过良好的教育理念,加上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形成很好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让家长们可以安心、放心。”焦方禹说。
美编:张启慧
济南高新区
阅读量:11.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