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9-06 09:45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9月6日讯 去年以来,新泰市楼德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绿色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日,记者在市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的正大焦化新址看到,厂区内一派忙碌的场面,推土机、运输车正在紧张有序作业,整个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加速推进。
市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业务科科长 张龙说:“新泰市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是今年六月份省公布的第一批化工园区之一。通过园区的认证,整个园区不断地强化措施,目标工作任务,不断地加强环保工作,首先在污水的处理上,我们加强了污水处理在线检测的措施,投资640万建立完善了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融合视频监控在线检测综合管理安全监测,环保综合预警这一块所有的功能,各企业的DCS全部接入平台系统,由平台系统实时监控。一体化平台也实现了有毒有害气体的综合检测,各企业都实现了联网。”
市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及发展的全过程,确立了以发展煤气化、煤焦化、医药中间体、合成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思路,严格项目审批,着力打造安全、环保、节能工业园区。目前,区内入驻企业1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
不仅在工业领域,为推进畜禽养殖产业加快升级,楼德镇严抓环保主线,多措并举,实现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全部清零。
楼德镇新庄村党支部书记 乔富林说:“新庄村一共8户,八户一共14个棚,14个棚呢,当时是镇政府村两委对咱养殖户做了大量工作,然后采取什么方式呢,采取了助拆方式,有村两委出人工,党委政府给配的机械,把土地复垦了,复垦了一共是一万多平方,现在都种上庄稼了。”
在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的同时,楼德镇提前谋划,统筹兼顾,积极为拆除后的养殖户寻求出路,让老百姓高高兴兴转型。
在楼德镇西营东村,记者远远就看到田野中耸起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高标准智能笼养鸭棚,这里是新泰天信农牧循环产业园的一处养殖基地。相比之前传统的地面养殖方式,现在鸭群住上了三层小楼。从“棚户区”到“商品房”,这种循环笼养、全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畜禽养殖业最主要的推进模式。
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光洲说:“天信农牧新建循环产业园9处,已建成智能笼养肉鸭棚舍80栋,建设标准高,粪污处理工艺先进,全面达到了环保要求,粪便全部制成有机肥,我们现在采用两种方式生产有机肥,第一,自主研发的有机肥设备,通过高温发酵,烧干,除臭等工序制成有机肥,第二用异位发酵,用堆肥发酵的方式进行有机肥制作。有机肥全部用于天信农牧9处产业园,用于有机林果,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的种植,实现了种养结合和粪污资源利用。”
楼德镇统一规划,发展肉鸭养殖示范基地、有机肥厂、休闲观光池塘、有机农业种植园,让“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流动。通过基地建设,养殖户纷纷自愿加入,通过购买或是租赁棚舍的形式来搞养殖,大大减轻了养殖户的资金压力,实现了养殖户、公司、社会的多赢。
楼德镇还不断健全完善环境治理机制,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共性问题、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有机结合,巩固拓展环保督察整改成果,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监管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构建起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补齐环保短板,改善环境质量,全力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楼德。
楼德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王道梅说:“近年来,我镇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第一,以省级化工园区认定为契机配套完善了国区环保基础设施。第二,以畜禽养殖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打造了环保高效养殖业示范样板。第三,以中央省环保回头看为动力,对散乱污、燃煤锅炉等进行了深度整治。下步,我镇将以零死角零容忍的态势,守住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保卫楼徳蓝天碧水,打好环保治理攻坚战。”
新泰广电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潇 庄园 报道
阅读量:131.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