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娱乐
2018-09-01 22:39
发表于山东
《论语》中有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对其见解为“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习”这个字就是指学习、练习的意思,然而不同于字面的含义,“习”字最原始的含义竟然和鸟有关。近日,山东卫视播出的《国学小名士》中就对此进行了解答。
据《说文解字》中记载:“习,数(shù)飞也。”“数飞”就是“多次飞翔”的意思,这是“习”字的本义。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里虽然极为少用,但在古代汉语中却可以找到很多。由于“鸟儿练习飞翔”也包含了“学习”的意思,因此由“习”的本义就引申出对文化知识、技能等的“学习”的意思,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学习”含义。
郦波教授表示,在甲骨文中,“习”字被描绘成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口,这个口就是鸟巢的意思。“鸟妈妈会将小鸟从巢中推出去,唤醒它飞翔的本能。这种本能需要唤醒,需要反复练习,这就是习的本意‘知行合一’。有了知行合一,有了学习的精神和智慧,人生将无往而不利。”郦波说。
阅读量:154.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