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山东省属企业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如何推进国企民企混改…看权威解读!

来源:山东发布

2018-11-23 13:59

发表于山东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




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推进国企混改情况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国资委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工作总基调,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作为重要推进形式和实现路径,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以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不断破解混改体制机制障碍,在充分激发国有资本活力的同时,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拓展空间,有效推动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


(一)强化政策引领作用。在省委、省政府总体改革框架内,创造性构建了以省级混改意见为统领,以推进资本证券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发挥中小股东作用、规范员工持股4个配套政策为补充的混改政策体系,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为发挥非公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作用,明确了“构建公平参与的资本引入机制、发挥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制衡作用、保障投资回报和股权退出的实现形式”等措施,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营造各类资本公平参与国企混改的良好环境。为进一步明确规范省属企业混改工作流程,今年又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


(二)放开行业比例限制。为充分彰显改革的决心和开放的态度,明确了除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要求国有控股的企业和行业外,其他企业对非公资本全面开放,不设行业限制,不设持股比例限制,非公资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只要有利于制衡机制的有效形成、有利于资本运营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真诚地欢迎非公资本参与省属企业改革。今年9月召开的儒商大会上我们又组织筛选了一批优质企业进行了专题推介,社会反响强烈。目前,按照大会要求和工作安排,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三)突出主业引入战略投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心无旁骛做主业”的要求,在引入战略投资时,以做强做大省属企业主业为出发点,以布局“十强”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注重引导省属企业与战略投资者间的战略协同,产业提升,市场、管理、资本等要素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特别强调不针对战略投资者设置排他性条款,解决“好的引不来、引来留不住、留住混不好”等问题,以构建优势互补、有效制衡的运营机制。


(四)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按照“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工作要求,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增10家以上上市公司,每家省属企业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再实现2-3家省属企业整体上市,省属企业资本证券化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制定了鼓励企业整体上市、加快首发上市、建立上市资源后备库、培育新兴产业上市资源、妥善解决关键障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2017年底以来,山东信托、齐鲁高速、山东黄金三家实现香港上市,募集资金93亿港币,兖煤澳洲也于今年9月27日通过港交所聆讯,近期将挂牌,预计募集资金40—60亿港币。


(五)设立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为帮助民营企业渡过资金难关,缓解上市公司股东流动性风险,山东国惠、中泰证券联合相关金融机构正在组建上市公司纾困基金,首期规模约40亿元,由债权、股权两类基金组成,其中债权基金主要化解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股权基金用于上市公司健康发展,也用于通过协议受让、大宗交易受让大股东股份。通过设立上市公司纾困基金,建立“资金+投行+资源”综合支持服务体系,既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能提供财务顾问、投资银行、兼并重组、业务资源等各类服务,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打造混改信息交流平台。搭建山东产权交易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等4个信息发布平台,打造社会资本进出通道和交易平台,确保社会资本引得来、退得出。利用高端资本对接会、香港山东周、央地合作等平台,牵线搭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机构联系对接,为非公资本投资国有企业提供机会。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让社会各界深入全面了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就,创造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改的舆论环境。


  目前,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6月份,省属各级企业混改户数占比达到58.25%,“国有体制、民营机制”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山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推进实施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海洋强省、乡村振兴战略,做强做优做大“十强”产业为核心,以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坚决破除抱残守缺的思想,力求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动力,发挥省属企业在“双招双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关于省属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国企国资系统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财务快报统计,截至10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27867.8亿元,同比增长16.9%,资产负债率69.4%,较年初下降2.4个百分点。1-10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0424.1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利润524.5亿元,同比增长45.1%。

  

  二是重点行业企业运行良好,收入利润保持快速上扬。从营业收入看,省属企业中21户企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75%。从利润情况看,除投资行业略有下降外,其余省属企业行业均实现盈利,且除商贸类行业外,其余行业利润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三是成本费用管控成效明显,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1—10月份,省属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同比增长10.4%,低于营业收入增幅1.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3%,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截至10月底,省属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8540.4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4431.7亿元,同比增长36.9%。

  

  四是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1—10月份,省属企业研发投入累计达到93亿元,实现新产品产值8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9%、3%。截至10月底,省属企业“十强”产业领域资产总额达到9517亿元,占省属企业全部资产总额的34.2%;1—10月份,“十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794亿元,占省属企业全部营业收入的26.8%;实现利润总额248亿元,占省属企业全部利润总额的47.3%。


关于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

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省国资委和省直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来源:山东发布

山东发布

阅读量:29.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