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9-01-15 11:17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1月15日讯 在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的名单上,金锣集团名列其中。这得益于改革释放出的推动力,也得益于开放创造出的新机遇。紧跟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代脉搏,金锣集团不断创新发展,从一个镇办肉联厂,成长为多产业板块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集团公司。一起到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感受那里的变革。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金锣集团在全国打出的第一个广告。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句广告词今天对人们来说依然记忆犹新、朗朗上口。在我国,每吃掉3根火腿肠,至少有一根是“金锣”牌的。在火腿肠市场上,金锣是一个后起之秀。
金锣集团是临沂市进入国内五百强的民营企业之一,它的前身是兰山区半程镇肉联厂,由镇政府出资90万元兴建的一家镇办企业。1978年,当时国内肉联行业疲软,连年亏损。那时刚刚大学毕业的周连奎还在半程食品站担任会计。
镇政府多方考察后,决定聘请周连奎出任肉联厂厂长。就任后的周连奎潜心琢磨行情,他发现:当时国内绝大部分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大面积亏损,濒临破产。
金锣集团董事长周连奎说:“我们从分析之后是质量导致的,实际上对高质量产品,还是供不应求的,我们就凭着这个判断,另外临沂基础也比较好,那时候一百多家冷藏厂,商业人才非常多,这是个巨大优势。”
金锣文瑞生产中心经理姚现强说:“我们有原料优势,再一个熟制品在国内属于起步阶段,未来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好的产品,来自于先进的生产工艺。为解决设备落后的问题,金锣集团从国外引进当时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设备引进来了,周连奎把这些从国外花大价钱买来的生产线当成了宝贝疙瘩。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外出回来一进厂就必须换上靴子到生产线转一转。
金锣集团董事长周连奎说:“你不去一线,很难了解一线的情况,很难把产品质量、成本、工人情绪都了解比较透,我们公司无论生产,还是销售、还是后勤,管理者都在前线上。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优势。”
金锣文瑞生产中心经理姚现强说:“上十二个小时到十五六的小时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加班大家只是想着说活没干完不能下班。”
生产效率提高了,金锣集团又琢磨着降低生产成本,这边杀完猪后,鲜肉立即进入熟制品车间加工生产火腿肠,这样物流成本降了一大块。企业还高薪“挖”来技术专家,在食品配方上进行改进,让金锣火腿肠变得更物美价廉,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
1995年初,半程镇政府将租给周连奎的冷库、屠宰车间、35000平方米的厂院卖给了他,周连奎正式组建金锣集团,完成了从乡镇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过渡。1997年至2003年短短7年时间里,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租赁等方式,分别在大庆、眉山、湘潭、德州等地共建立了12家生产基地,年销售总额达200多亿元,利税10多亿元,书写了一个民营企业超常规壮大的传奇。
金锣集团董事长周连奎说:“市场是决定性因素,是不是开放,决定着这个产业是不是发展,所以市场开放才成就了我们,我相信成就了大批的企业,也正是市场开放了准入门槛,中国才有今天的物质基础。”
临沂台 马强 张建 马彪 刘佳 沂南台 胡玉川 经开区台 王浩
阅读量:36.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