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谈钢色变到智慧钢铁?国企改革之“山钢集团”(历史篇)

来源:品牌故事频道

2019-06-11 13:11

发表于山东

  合作邮箱:541000351@qq.com

  点击上方  边听边看

  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今日走进山钢集团!

  山东工业结构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红利逐步释放,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提高,在第一季度山东省的工业经济数据上这样体现出来。

  省工信厅副厅长王晓接受主持人林楠专访

  

  山东工业经济在三月份增高5.6%,是近六个月以来最高值。从行业看、产品看,增长幅度明显。总体上,山东工业运行具有一定压力,但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从三月份开始,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趋势向好,当月达到6.4%,增幅高于工业0.8个百分点。从各方面看,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呈现了良好态势。必须要保持定力而且增强耐力,对于未来的发展,特别是二三季度运行情况,从调研来看比较良好。

  ——省工信厅副厅长王晓

  在王晓副厅长的解读中我们了解到在一季度,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增速出现波动,说明我们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但在这其中,全省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4.3%和7.1%;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6.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个百分点;最大的增长亮点来自于传统产业的代表:钢铁。

  仅仅是在3年多前的2015年,从全国到省内,这个行业可谓哀鸣一片,许多大型钢企都陷入低迷,为何会在短短三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意味着什么?《品牌故事》主持人林楠走入山东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山东钢铁集团,对话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探秘“从谈钢色变到智慧钢铁”的这个大块头企业,怎样完成了“三年三级跳”的凤凰涅槃?

  1

  钢铁领域增长

  背后的原因

  

  

  林楠:2019年第一季度在山东省的整体经济数据保持平稳的背景下,工业经济发展符合预期,其中作为传统优势行业的钢铁领域增长成为亮点:16%。作为山东行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您觉得这种增长背后的原因何在?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期间对国企改革的指示精神,尤其山钢集团这几年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动力结构明显改善,企业效益持续提升,钢铁作为我省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正是得益于此。

  去年,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出台山东省先进钢铁产业制造基地发展规划,着力推进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从行业的角度,随着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化解过程产能目标提前完成,加上蓝天保卫战、环保督察等影响,钢铁行业市场得到改善,优质产能得到发展。

  山钢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我们牢牢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特别是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高站位、对党忠诚,发挥党组织力量,牢牢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同时,我们规范治理,战略引领,2016年底启动了新旧动能转换,2017年上半年制定了《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

  因为当时我们已经力争要达到全国钢铁行业的前列,所以说这个三年计划正好是在制定过程中赶上山东省重大机遇,把这个计划提升以后,就变成山钢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年行动计划。所以,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特别是把握住改造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个重大机遇,勇于创新、深化改革,提出来要重塑科技创新体系,产品要服务于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等重大战略,这是几年来山钢实施的最大改革。

  2

  短短三年完成三级跳

  

  

  林楠:2018年,全省钢铁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02.45亿元、同比增长24.6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32.54亿元、同比增长17.46%,实现利税465.77亿元、同比增长26.47%,实现利润308.68亿元、同比增长20.00%。可以说,山东省钢铁行业在去年的整体发展都呈现出了大幅上升的态势。那么,山钢集团居于怎样的位置?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

  山钢集团是2008年,由原来的济钢、莱钢和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单位重组而成,目前共16家二级子公司,3家控股上市公司,职工46000多人,资产规模3000多亿,产能3000多万吨,2018年营业收入近1560亿,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26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45位,山东省工业100强第8位。

  近年来,山钢集团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机遇,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总抓手,通过去产能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实现了由求生存到谋发展的根本性转变,生产质量和经营质量持续性改善。

  2018年,全集团经营绩效取得历史性突破,行业排名大幅提升,综合竞争力评级进入钢铁行业第一梯队(前十名)。曾经2016年还在20名开外,2017年到达11名,2018年便进入前十名,短短三年,完成了三级跳。

  主持人林楠采访山钢集团副总王向东

  3

  山钢与中国钢铁发展史

  

  

  山东钢铁集团为著名的板材、型钢、优特钢、棒线材生产企业,拥有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H型钢精品生产基地,H型钢、齿轮钢等30多项产品获得中国名牌、山东省名牌、钢铁工业协会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这家在2008年成立的集团,在法律年龄上是年轻的,但旗下济南钢铁、莱芜钢铁却是伴随着新中国钢铁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想一下从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起,钢铁工业即被作为重工业的代表而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的重视,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用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革”的挫折。

  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并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步伐息息相关。而山东钢铁集团所属几家企业,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

  山钢实际上成立时间比较晚,旗下的莱钢、济钢已拥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济钢,到今年是61年。钢铁在国民经济发展里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钢铁企业都经历过几次大的波动,例如1958年中国“大炼钢铁”,2000之后行业也曾无序发展、过度竞争,甚至一度脱离健康发展的轨道。

  4

  “谈钢色变”

  

  如王总所言,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经历了三次基本建设高潮,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日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但此后,中国钢铁工业在十几年里走过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国外引进了700多项先进技术,新建了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两座现代化大钢厂,并对老钢厂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造项目。济南钢铁厂、莱芜钢铁厂在那段时间里也伴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结构转变发生了明显变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随后一场席卷亚洲的灾难再次改变了这个行业。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钢铁行业跌入低谷。山钢集团2008年成立当年,又遇到了世界经济危机,伴随着行业一起迈入了低迷。那时候,“谈钢色变”,大量的资金、沉重的包袱,强大的心理阴影,成为了钢铁人心中的痛!2015年,山钢集团曾经跌到低谷,侯军董事长经常教育我们:“大家不要忘记,2015年年底,钢只有八毛钱一斤的时候,就是一吨一千块钱,产能严重过剩,需求严重不足”。

  这种无序性表现在市场没有秩序,竞争过度紧张,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卖货只能比较价格,银行界也排斥钢铁,下游客户也不待见钢铁,几十家产业存在恶性竞争。山钢集团在这个过程里也受过了市场冲击,知识产权未受到保护,亏损比较严重。

  灾难会倒逼行业发展。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经历了“二个转变”,由发展数量规模为主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转变,由钢铁产品长期数量短缺向控制总量转变,去掉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的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优化结构,大力提高冶金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展开的尤为深入。

  2001~2008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显著提升;技术装备国产化、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品种质量得到优化,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彻底结束了中国钢铁材料供给不足的历史。

  包括济钢、莱钢在内的全国各大大型老企业纷纷开展了现代化技术改造,开始试水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技术集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但从我省这些年钢铁行业的发展总体情况看,高端产品不足,船舶、轨道等高端钢材占比不足8%,产品品种和质量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支撑力度不够,行业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5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

  过去,通过自我反思,我们意识到:虽然行业有波动,也曾陷入低谷,但是山钢自身体制、机制在基础方面矛盾也非常突出。这也恰恰拷问着我们,能不能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避免再次陷入低谷?

  在2018年年度会中,董事长特别提出:虽然通过去产能,整个市场外部环境有了改善,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竞争力的提升塑造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品牌,这是最关键的。

  所以,山钢党委一直在告诫山钢人,当行业再次出现大幅波动时,当再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时,要靠我们的能力去决定如何活好,山钢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于是,近年来,山钢集团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抓手,通过“去产能、上项目、搞改革、甩包袱”等一系列重要举措,资产质量和经营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555亿元、利润总额70亿元、净利润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9%和151%,盈利水平在省属企业位居前列;综合竞争力评级进入钢铁行业第一梯队——“特强”行列,实现了三年“三级跳”。

  —end—

  出现如此大的改变,山钢的具体做法是?

  副总经理王向东提到的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创新,如何制定具体路径并坚定实施?

  山钢“大块头有大智慧”,

  这份经验对全省钢铁行业整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又有何影响?

  《品牌故事》之山钢改革(下篇)

  我们继续解读

  主播丨林楠

  制作 | 孙希悦

  《品牌故事》

  2007年1月开播

  2007-2010山东广播优秀栏目

  2010年“中国最具品牌价值广播节目”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山东唯一战略合作广播栏目

  欢迎锁定山东经济广播

  每周一至周五  早上9:00—9:30

  “闪电新闻”客户端

  “51听”客户端

  “鲸彩”手机客户端

  齐鲁网 听广播

  喜马拉雅FM、蜻蜓FM

  全球同步直播收听

来源:品牌故事频道

品牌故事

阅读量:15.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