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城投集团助力乡村振兴: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打造齐鲁样板

来源: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

2019-08-05 16:16

发表于山东

乡村兴则国家兴,美丽乡村,大有可为。十九大以来,临沂城投集团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主动作为,费县曾经七个“一贫如洗”的自然村,经过城投集团“扎根式”帮扶,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

2019年,城投集团加大乡村振兴力度,帮包孟良崮片区,力争2年内“所有自然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本县区平均水平10%以上”,成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景色秀美,花木葳蕤的费县薛庄镇三星村,坐落于彩山脚下,是当地出了名的“穷山村”。现有人口1984人,下辖三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976亩,人多地少不说,没有像样的产业,这些年以来一直是致富无门。

2018年4月23日城投集团入驻三星村,这个“穷山村”也正式驶入了打造美丽村居齐鲁样板的“快车道”。

据了解,三星村下辖彩山前、大兴、杏埠三个自然村,祖辈几代人都曾努力尝试解决村子缺水的问题,但是受限于蒙山断裂带贫水地质成因,村民们生活用水一直没能解决,农业灌溉用水更是无从谈起。

56岁的村民王发来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我们吃水要到一公里外的玉带河人挑马担。风调雨顺的年景,一亩小麦最多产500斤,比别的地方少了千斤!”

城投集团党委根据三星村实际,成立了第一书记帮扶领导小组,到村里现场办公,通过论证、规划、调拨资金、督导落实,决定实施村村通工程、引水工程、水库加固工程和党群服务中心项目。6月15日,总投资1600余万元的四项工程同时开工,率先打响了全市“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的第一枪。

顶烈日,战酷暑,奋战180天,3.3公里的主管道以及五条供水支线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地带成功架设。通水的这天,“喜极而泣”成了村里人脸上真实的写照!

三星村西南方向大田庄乡大田庄社区,下辖大王庄、燕窝石、大田庄、薛家庄四个自然村,村里人常年饮用上冶水库的蓄水,不免存在相关数据超标的问题,燕窝石村支部书记巩传民说:“城投集团为我们打了深水井,满足了人畜吃水问题。修建了暗管,引来上冶水库的蓄水,使得村里600多亩高标准农田有了灌溉用水。”

大王庄、燕窝石村的生产路,只要下雨,道路泥泞,劳作效率十分低。城投集团现场办公,敲定生产路铺设实施方案,为村里铺设了3500米生产路。

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城投集团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引水、架桥、修路、安路灯、建幼儿园、水库清淤……三星村、大田庄社区等七个贫困自然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奠定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基础。

“扶一把”“送一程”乡村兴产业旺

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总要求里,“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2019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将“田园综合体”作为高起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一环,并提出要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东方墨西哥,魅力彩山前!”三星村,一个仙人掌的王国,也是远近闻名的“桂花村”、“状元城”、“长寿村”。村里传统民居以红砖、石材、粉墙、红瓦为主要建筑特征,素雅古朴。早期民房以硬山坡屋顶为主,墙身为砖石混砌,条石过梁,木质竖棂门窗,石垒围墙,房檐口多留有一对雀眼。

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三星村支部书记侯玉学说:“城投集团带领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到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兰陵鸿强蔬菜基地、泰森日盛等地参观学习,请来专家为村民们进行种植技术指导”,解放了大家的思想,激发了动力。

城投集团结合村庄实际,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留住乡村的“形”与“魂”,打造田园综合体,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利用砖瓦、竹木、卵石等乡土材料和旧磨盘、老门窗、废瓦罐等乡土物件,建设街头小品、文化墙和庭院微景观。同时,挖掘“桂花村”、“状元城”、“长寿村”、“仙人掌王国”、“东方墨西哥”等旅游卖点。

目前,三星村已建成的标准化民俗庭院投入试运营,每到周末,一房难求。城投集团和村集体经过多次碰撞和市场调研,准备把村里有条件的传统民居,打造成连片的民宿!采用“旅游公司+村集体+农户”,成立了费县彩山民宿专业合作社,吸纳携程等文旅企业,对接天蒙景区社团、云瀑洞天运营团队合作入驻民宿合作社。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游客“流”入乡,让钱“流”进村,让地“活”起来,为乡村发展强筋健骨、输血造血。

在大田庄社区,城投集团因地施策,修建了果品交易市场。将交易市场股权重新划分为乡集体、村集体、贫困户分别占股,三方受益!

同时,城投集团招商引资东方商业集团投资3亿元,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建成日光温室大棚89个、光伏示范大棚6个、智能育苗温室1万平方米,荷花园、垂钓园、沿街商贸楼等配套项目初具规模。

大田庄社区燕窝石村支部书记巩传民自豪地说:“我们村高标准农业大棚,全都是订单采购,价格可观,蔬菜水果直接卖给东方商业集团!”

与此同时,城投集团又为大田庄社区协调争取扶贫产业资金1100万元,用于购置费县探沂镇工业园厂房6500平方米并计入村集体资产自持租赁经营,当前年回报率收益11%。

主动担当作为   帮包孟良崮片区整体提升

孟良崮的四季,景色醉人美:春季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季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

城投集团在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下,从帮扶单个行政村到帮包孟良崮片区,奋力走在乡村振兴前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29日,中共临沂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红色文旅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1年)》:力争2019年全市红色教育承接培训人数突破15万人、力争20万人,三年内达到100万人,带动红色旅游突破1000万人次。

据了解,孟良崮片区包括东孟良崮村等8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和城投集团帮扶的费县三星村、大田庄社区有着明显差异。

早前,城投集团组织人员多次现场调研:孟良崮片区处于京沪高速和205国道交会处,在垛庄镇驻地有高速公路出口,交通便利;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及遗址公园和刘晓浦、刘一梦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新开发了椿树沟等乡村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完善。

同样,制约发展的短板也非常明显:各村集体收入不高,普遍没有集体产业,缺乏“造血”功能。2017年片区内19个自然村中有7个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下;片区环境有待提升。部分道路狭窄破落,镇容村貌缺乏统筹规划。板栗等果品交易“有市无场”;红色旅游发展滞后。孟良崮纪念馆年客流量150万余人次,但周边缺乏大型宾馆等基础配套,留不住人。

东孟良崮村支部书记徐玉成给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孟良崮纪念馆年客流量150万人次,如果能够把这些人留在孟良崮片区,吃住游,每人每天要多消费至少200元。”

根据片区实际情况,按照市场化原则,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管恩犁亲自抓,全面推进“红色孟良崮·幸福新生活”整体片区提升。

2019年伊始,党委书记、董事长管恩犁就带队到后里、古泉、垛庄居委等8个行政村进行考察调研,详细了解村民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整个片区建设规划等情况,研究制定帮扶方案。

发挥红色优势,聚力连片提升。

据悉,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投集团和蒙阴县委共同发起,具体由城投集团和蒙阴县委合作建设运营的沂蒙精神教育培训中心,位于东孟良崮村东侧,规划面积2万平方米,可容纳500人住宿、千人会议场地的标准,集培训、餐饮、住宿、会议等为一体,力争2020年3月落成。届时,可承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等班次,年接待量可达20万人次,年创综合收入约8000万元。

未来,在东孟良崮村南侧,计划投资2亿元兴建中国军事体验主题公园,引入VR等先进技术,对“马陵之战”、“淮海战役”等历史经典战役进行现场模拟还原,提升体验感、增强吸引力。

城投集团在孟良崮片区的乡村振兴规划中将形成东有沂蒙精神红色教育、中有樱之崮休闲度假、西有红日民俗旅游的“红色+绿色”旅游格局。

此外,熟悉孟良崮一带地理环境的人都了解,这一带,山上百年的栗子树比比皆是,每年的金秋时节,板栗飘香!

城投集团将对蒙河村现有的果品交易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一期占地100亩,力争2019年底建成,2020年实现板栗交易2万吨,为周边的蒙河、后里等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

红色孟良崮,幸福新生活!目前,城投集团正全力以赴,努力将孟良崮片区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排头兵”和齐鲁样板!

见习记者 冯善鹏 通讯员 刘晓君 殷晓伟

来源: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

资讯24小时

作者: 冯善鹏 刘晓君 殷晓伟

阅读量:17.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