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9-09-02 15:20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9月2日讯 新学期新气象,滨城区有一批新学校即将启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和滨州学院附属小学是市区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是推动滨州市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两所新建校区已建设完成,开学前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即将迎来首个开学季。
这几天,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首批新生迎来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军训。一大早,在滨州中学全新的校园内,500名新生迅速集结完毕,在教官的带领和指导下,正在进行队列练习和军体拳训练,教官嘹亮的口号声响彻校园,学生们带着昂扬的精神面貌,按照教官的指示一丝不苟的训练着,让这所全新的校园到处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气息。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校长刘炳辉说:“我们学校占地面积130亩地,建筑面积是6万平米,到目前为止基本已经全部的竣工了,为了迎接我们9月2号的开学,所以我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为了尽快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梦想,中国有中国梦我们学校有学校梦,所以我们提出滨中梦,主要是提出学校要自信,教师要自爱 学生要自强,主要就是想尽快的,为我们首师滨中的崛起而奋斗。”
据了解,滨州中学总投资2.85亿,设计规模72个教学班,可容纳3600名学生,极大地缓解我区学位紧张问题,减少就学压力。走进校园,崭新的校园内一栋栋楼房林立,错落有致,教学楼、宿舍楼宽敞明亮,别具一格,校园广场绿树成荫,学校还建有铺设天然草坪的标准化操场以及可容纳1100人的学术报告厅,三层高的学生食堂可容纳3600名学生同时用餐,为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与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学校还安装全智能监控系统,全力保障校园安全。学校在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在内部配套配置,还是在外部设施建设上,全部严格按照全省初高中学校规划建设最高标准。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校长刘炳辉说:“学校在建设过程当中,施工队伍非常重视咱们学校的工程质量,从材料上 从及时运送垃圾上,确保学校工程质量等做了很多的工作,主要就是为了给我们学校全体师生,提供一个绿色环保舒适的学习环境。”
此外,学校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严格把关,抽选滨城区优秀教科研团队,通过名校引领和资源共享,将课程文化、制度文化深度融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校长刘炳辉说:“我们请了首都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给我们学校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训,如何提高我们的师德水平,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还有我们课堂新教学方式的改革,特别是提到了师德是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在这五天的培训当中,使我们全校老师在思想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同样作为市区重点民生工程的滨州学院附属小学,也即将迎来首批新生。走进校园放眼望去,一幢幢教学楼拔地而起,优美的校园环境、智能化教学配套一应俱全,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等主体建筑群精致而典雅,学校的设计秉承“现代简欧式”的建筑风格,合理融入红色文化基因,中西结合,展现现代校园的风采。
滨州学院附属小学级部主任韩玉梅说:“我们新校的建设,给孩子们创设了优美的学习环境,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有效的解决了大班额问题。”
据了解,滨州学院附属小学是滨城区为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与滨州学院合作建设项目,学校占地82.5亩,设机规模60个小学教学班,建筑面积43415平方米,学校的正式投用,为全区提供2700个学位,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极大缓解区域入学压力。同时,为了确保学校能按时投用,保证孩子们学习环境的安全与环保,学校内的建筑装修和课桌椅均为优质环保材料,校方联合专业检测机构提高标准、严格把关,目前全面通过环境安全检测。
滨州学院附属小学总务主任张江涛说:“滨州学院附属小学教学楼等建筑已交付使用,具备入学使用条件,学校建设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如内墙漆 板材 操场塑胶,购置的教学设备,如桌椅板凳等家具均按标准生产,为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环保产品。”
据了解,近年来,滨城区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目的,积极探索推进“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强校带弱校、以名校带新校,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滨城广电闪电号记者 李力维 权冰 李春丽 报道)
阅读量:43.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