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9-09-25 16:28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9月25日讯 一条线路 ,一段回忆;一条线路 ,一次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济南公交不断发展,日新月异,21张照片我们细数这些点滴变化,历史蜕变。
说起济南的公交线路,它的历史比新中国成立时间更为悠久。
1949-1965年,济南公交初创时期。解放前,济南市内仅有一条东起院前街,经西门、普利门向西沿经二路至十二马路的线路,全程5.5公里。
济南解放后,党和政府迅速创办市内公共交通,1948年底,开通了院前至十二马路的客车营运路线,这就是济南公交K1路线的前身。
时至今日,K1路线由营市街经十路开往洪家楼,贯穿济南城区当年最为繁华的路段。
1949年4月,开通济泺线,由大观园至泺口,线长6.6公里,设9个站点。
1949年10月,成立了华东运输公司济南分公司市内客运营业所。当时有营运车辆18部,线路2条,长度为11公里,月客运量平均19万人次。
到了1957年,全市共有营运线路7条,营运车辆32部,线路全长达38公里,年客运量增长到1353万人次。
从1958年至1965年间,济南市公共交通事业有较快的发展,对公共交通线网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先后开通了解放桥至甸柳庄等线路。1965年,共有营运线路12条,线路总长89.2公里。
1966-1978年,济南公交发展曲折前进。由于历史的原因,1966-1978年间,济南市公共交通行业发展比较缓慢,1974年客运量比正常水平下降51%。
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公司坚持经营,期间共开通9条线路。
1977年1月,济南市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电车1路(即今K101路的前身)建成通车。尽管电车已经在今天的济南屡见不鲜,但电车通行却是当年的大事件。在济南市情资料库1977年的大事库中这样记载,“1月1日济南市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建成通车。该线路由市第五人民医院至甸柳庄,全长13.5公里。”
目前,K101路线作为连接东西部的干线线路,日均运量近2.6万人次,为城市发展和客流运送发挥着积极作用。
1978年1月,电车2路(即今K102路的前身)开通运行,由解放桥沿经七路至红星影院(经五纬十二路),线长7.5公里,设17个站点。
1979年-2008年,济南公交改革发展时期。
80年代,济南公交线路延伸到郊区。仅1980年那一年,就相继开通了13条通往市辖县和郊区的公交线路。
1987年,先后开通32路、33路线、34路公交路线,分别由王炉至经五纬一、由金牛公园至千佛山、由大观园至省委二宿舍。
1993年8月,开通了由济南动物园至解放桥的“特1路”双层公交线,1996年,开通“特2路”双层公交线。“特1路”和“特2路”开通时,盛况空前,很多人纯粹就是为了体验,孩子们一上车就往二层跑。
1994年9月28日,济南第一条无人售票线投入运行。
1997年10月18日,济南公交第一条空调巴士线路50路开通运营,由泺口服装城开往甸柳庄。当时有很多人都来乘坐空调车,体验舒适的乘车环境。目前,K50路作为市区的主干线路,连接了长途汽车站和燕山立交桥两大交通枢纽,也串联了高校、居民区、办公区和主要商圈。
进入21世纪,济南市公交线路突破100条,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交网络。
2006年9月28日,长清大学城至章丘全长90公里的K301公交线路开通,成为连接长清、章丘两地大学城的重点线路,也是全国最长的城市公交线路。
济南公交积极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服务范围,2007年,开辟306路等6条城际公交和近郊线路,努力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公交服务。
2008年4月22日,济南BRT-1号线载客试运行,由黄岗开往全福立交桥,是当时我省第一条快速公交(BRT)线路,BRT的开通给泉城人民带来更快捷、更舒适、更方便的新体验。
截至目前,BRT线路13条,形成“四横五纵”的快速公交(BRT)网络,济南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快速公交“网络化”运营的城市。
截至2008年底,居民小区、旅游景点、大型超市、大专院校基本上实现了公交线网覆盖,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让泉城市民告别了出行难的年代。
2009-2019年,再创辉煌阶段。2009年底,济南公交拥有BRT快速公交线6条,以BRT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普通线路为主体,大站快速线、小区线、郊区线路为补充的多种类型的线路立体线网构架正在逐步形成。
2009年9月30日,游777路“诞生”了。作为市区内首条旅游观光线路,它串起来的不只是景点,更是一种思路——— 把济南以整体的姿态展示出来。
如今,游777“一湖一环”夜场专线,是一条采用复古式铛铛车的特色服务线路。
2010年,重点在市区周边结合集散点(枢纽)形成“以点带面”的区域化公交网络,结合济南市“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公交网络化发展。
2011年6月30日高铁济南西站开门迎客,为更好地做好济南西站公交保障工作,服务西客站及周边群众的出行,济南公交于2011年6月29日开通K156路、K157路公交线。
为了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济南公交还相继推出了大站快车、支线车、学生专线车、小区班车和超市班车等特色线路,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公交优先带来的便利。
2013年10月,济南公交开通济南西客站机场班线,实现西客站与济南遥墙机场的快线连接。
2013年11月19日,我市首条社区公交504路线正式驶上街头,社区公交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目前,开通社区公交20条,采取“5XX”统一线路编号,主要设置在居民密集区与大型换乘站之间公交线网空白区域。
2014年和2015年,济南公交将城区主干线路营运时间延长至零点左右,建设“井”字形和“米”字形夜间服务网络,形成12条公交线路的零点公交网。同时,延长21条线路营运时间,更好地适应市民的夜生活出行需求。
2016年起,济南公交开通高峰通勤快速巴士线路, 采取大站运行的模式,更好地满足市民高峰期长距离通勤出行需求,节约市民出行时间。
目前,通勤快巴线路31条,采取“T”统一线路编号,高峰通勤网主要连接客源地和目的地,衔接多条线路高断面、重要客流节点。
2017年以来,济南公交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要求,相继开通K177路、339路、817路等30条扶贫、美丽乡村公交线路,解决了沿线拔槊泉村、王家鹊山、西山村等众多村庄市民的出行问题,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为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2018年8月25日,济南公交推出 “爱巴士”定制公交业务,打造济南“智慧公交”出行服务模式,为市民提供精准化的点菜式服务,更好地满足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
目前,定制公交线路506条,实现了让乘客根据需求“点菜”,满足了乘客零换乘、点对点、快捷舒适的高品质出行要求。
2018年12月,济南新东站投入运营,济南公交相继开通常规线路、BRT线路及摆渡线,方便广大旅客和周边市民出行。
2018年6月以来,济南公交先后延长200余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极大方便了市民夜间出行,2019年8月又推出零点公交线路准点到站服务举措,27条“夜”公交线路“定点发车、准时到站”,同时启用新番号。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铿锵前行的脚步,济南公交也历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前进之路。截至目前,公交线路324条,日均运送乘客200万人次,公交线路总长度5156.7公里,线网总长度1519.7公里,形成东至章丘,西至长清,南至仲宫、西营、柳埠,北至大桥、桑梓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公交网络。
阅读量:39.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