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9-10-05 18:52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10月5日讯 火车站是城市的名片,青岛火车站更是青岛最具特色的地标建筑之一。始建于1901年的青岛火车站是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百年老站。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火车站几经改建和变迁。如今,这里不仅是青岛的城市客厅,也成为全国“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
位于栈桥附近的青岛火车站,有着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很多外地来青的游客一下火车,首先会记住这个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在蓝天和大海的衬托下,红色的屋顶,淡黄色的外墙,大条石砌出的基座和无处不在的拱门,使整个建筑呈现出很强的立体感和多彩的层次感。
对比1901年的这张老照片我们可以发现,和一百多年前相比,如今的青岛火车站几乎没怎么变样。台风、暴雨、海啸,甚至枪林弹雨的战争,都没有阻止火车站的老钟楼在时间逻辑上持续百年的行走。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青岛火车站几经改建和变迁。最重要的一次,当属2006年的大规模拆建。2006年12月,为了适应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和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的要求,青岛火车站拆除重建。
2006年12月10日13:56,随着“轰”的一声闷响,青岛火车站内高达32米的空调检修车间和部分候车室同时倒地。这是青岛火车站改造工程的第一次爆破,两栋建筑共打了2000多个炮眼,用炸药200多公斤,爆破原址建设西、南两侧的出站口和站前广场。这次改造完成后,德式建筑风貌被完整保留,青岛站也赢得了中国火车站“四个之最”:唯一也是最大的仿欧式铁路车站、地下候车室全国最大、风雨棚跨度全国最大、车站贵宾室规格全国最高。
作为亲历者,青岛火车站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修海波最有发言权。“应该说变化非常大,原来青岛站是三个站台,现在变为了10个站台,还有两个基本站台,进站口原来只有一个,现在变为了3个进站口,其中还实现了国铁和地铁的无缝衔接,更加方便了旅客的乘车。”
从那以后,青岛火车站开跑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列车,客运量连年大幅增长。随着大量互联网技术的使用,青岛火车站已经进入“智慧车站”时代,车站内外排长队的现象早已成为历史,一去不返。修海波书记介绍说,刷车票进站和人脸识别仪的使用,更加提升了现场进站的效率,也实现了铁路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需求。这样不仅减少了旅客和人工之间的相对矛盾,也让旅客的出行更加方便和快捷。
但这次改建,也把青岛火车站的空间和运能扩展到极限。随着高速列车的大量开行和地理位置的限制,青岛站已经没有了继续大规模扩建的空间。建设新车站,提上议事日程。2014年1月10日,铁路青岛北站正式办理客运业务。青岛,由一个火车站集中到发,变成了从青岛站、青岛北站两个火车站分散出行。此后短短几年,红岛站、青岛西站等铁路客运枢纽相继开建并即将投使用,青岛一下拥有了四大铁路枢纽客运站。随着青荣城际、济青高铁、青连铁路等一系列新线路的开通,青岛由全国铁路网的末梢成了重要的枢纽。
阅读量:61.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