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54秒丨临沂非遗“手绣”登上鲁南高铁 传承人现场秀绝活

来源:齐鲁网

2019-11-25 00:02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4日讯 24日中午12点30分,随着G5567/6次“高铁环游齐鲁”体验列车驶入临沂北站,闪电新闻记者也登车开启临沂到日照的高铁之旅。

沿线旅游资源推介活动在高铁车厢内“开市”,车厢分别以沿线城市为主题,宣传展示本地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特色文化旅游线路产品和景区景点门票优惠,展示风物特产、特色美食、文创商品、手工纪念品,使流动的车厢变成一张张城市形象的名片,向体验者奉上一份高铁上的文旅大餐。

非遗1.jpg

山东快书、泉水大碗茶、非遗陶笛、泰安剪纸等等。这么丰盛的文化大餐,当然也少不了临沂。

柳编、非遗沂蒙虎头鞋、沂蒙山小调等临沂独特特色文化元素,也登上体验列车。狮头帽、虎头鞋、鸳鸯挂件、绣球……在兰陵刘氏狮头帽传承人刘景芝的展台上,这些饱含临沂传统文化内涵的手工刺绣作品,让人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非遗00000000.jpg

刘景芝介绍,虎头帽、虎头鞋的刺绣图案采用鲁绣的“齐针、缠针、镇绣(辫子股针)、接针”等针法。在虎头帽的零件突出部件使用了“填补绣”,是用棉花填入需要的图案底料中,再用针将图案花边周围锁边绣劳,使图案纹样凸起,呈现浮雕效果。

“这是绣球,代表着合家团圆,这是鸳鸯....”具有鲜明沂蒙色彩的手绣作品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的关注,刘景芝一遍又一遍地向各家媒体记者介绍沂蒙手绣。从小就跟着奶奶、母亲学做手绣的刘景芝已从事手工刺绣几十年,多年来,刘景芝潜心钻研,创作出一系列活灵活现的绣品,不仅推动了手工刺绣手艺的不断进步,也带动自己和百姓致富。刘景芝告诉记者,高铁开通后,她要将手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高铁推向全国各地,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闪电新闻记者 丁振年 谷会媛 报道

来源:齐鲁网

闪电视频

阅读量:52.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