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历史名泉知多少丨周明堂泉:清清泉水细细淌

来源:ZAKER移动端

2019-12-19 08:20

发表于山东

保泉护泉,源远流长。泰山自古被称为神山、圣山,泰山泉水被称为神水、圣水,人们对泰山泉水有着独特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对泰山名泉的保护更加重视,将泰山名泉的保护管理列入泰山管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使众多历史名泉得到了有效保护。

2006 年,泰安市史志办组织开展泰山历史名泉资源调查,向市委、市政府提交调研报告,提出了五条保护和利用名泉资源、促进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的建议。之后,多名市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呼吁全社会大力保护泰山名泉,进一步营造了保护泰山名泉的氛围。

近年来,有关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将名泉保护列入《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使泰山名泉走上了依法保护的正确轨道。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保泉护泉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一大批历史名泉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得到恢复和治理。

周明堂泉:清清泉水细细淌

周明堂泉位于泰山主峰北大津口乡沙岭村大明家滩西首山崖下周明堂遗址范围内。

《史记 · 封禅书》载:"泰山东北址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齐有泰山之明堂是也。"明萧协中《泰山小史》称"周明堂,在岳之东北,山峪连属四十里,今遗址尚存。"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初版的《泰山道里记》载:"汉之废基又在其旁。今称明堂村,讹为明家滩。"该地地处群峦之中,西南为黑山,西北为谷山,其西北约十里即为著名的谷山玉泉寺。天津河蜿蜒东去,河南沿 20 世纪 90 年代曾建起明堂园乡村俱乐部。

明堂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和朝见诸侯的地方。《史记 · 封禅书》记管仲言,古时曾有 72 位帝王来泰山封禅。在这些帝王中,有多少位帝王曾在这里驻跸,已无从得知,但有确切记载的是,汉武帝刘彻于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四月,自定封禅礼仪东封泰山后,在泰山东北的周明堂接受了群臣的朝贺。周明堂遗址在明家滩村西首北,今有平地数亩,仍有许多秦砖汉瓦碎片。明末萧协中曾赋诗感叹:"明堂当日尊王居,水色山光丽有余。一自殿庭颓圮后,赋诗总属野人书。"《山东省志 · 泰山志》记载,1921 年,村民韩富甲兄弟在明家滩整修地堰时,曾挖出周明堂遗物玉器、盘、碗、鼎等 11 件,被济南茹古斋购去变卖,后在战乱中流散国外。

周明堂泉在古明堂遗址旁、天津河北沿一块大石下。当地村民说,明堂泉过去的水流很大,泉水咕嘟咕嘟往上冒;水很甜,明家滩村家家户户喝这里的泉水。上千年来,济南、历城、章丘、淄博北部等地来泰山进香、还愿的人经过此地时,都会在这里歇脚、喝点泉水解乏,走时再用瓦罐或羊角桶装满泉水带回家,说能治百病。过去,泉水周围也有几家茶棚,免费为香客提供热水。后来,泉水少了,20 世纪 90 年代村里引来自来水,喝泉水的村民也少了。前几年,为保护名泉,有村民在大石上刻上了歪歪扭扭的"明泉堂"三个字。泉眼被村民用石板盖住,并用土覆盖,如果无人引领,外人很难找到。泉下面挖一浅井,用几根水管将泉水引到井里,供人取水用。

近年来,此处沿河已建成泰山螭霖鱼养殖基地,并对明堂泉及周围进行了整修。泰山螭霖鱼是山东省唯一受重点保护的淡水鱼类,是泰山独有的珍稀物种。自然条件下,它们生活在泰山山涧溪流中,正因为它们这种独特的生态习性,常被称为"活化石鱼类",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现在,20 个螭霖鱼池绵延河涧,清清溪水穿流其间。鱼池边,千年板栗树及柏、槐、枫、竹等植物茁壮旺盛,风景宜人。

周明堂泉已被砌为浅井,清清的泉水细细地往下流淌。可惜的是,新刻的"明堂泉"泉名和"名泉简介"文字,刻在了泉井上面的大石上,将原来当地百姓为保护名泉而刻的"明泉堂"三字压在下面,失去了旧貌。泉井下泉水下流四五米处,又砌两个鸳鸯泉井,并建护栏。泉水经此流入崖下水池,水池上建有石板小桥,桥北首立大石,上刻"观泉石"三个大字,并设圆形石桌、石凳。现沿螭霖鱼池建起数间民宿、餐厅,供游人休息赏景。已成为泰山北麓一处新的游览景点。

【最泰安全媒体通讯员 马辉】

来源:ZAKER移动端

泰安新闻

阅读量:28.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