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嗓音,让世界因你而动听

来源: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0-04-16 09:06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嗓音疾病逐年增多,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世界嗓音日起源于巴西,于1999年由巴西的“喉科与嗓音协会”首次提出,并迅速在国际上传播开来。为加强对嗓音健康的了解与重视,美国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会于2003年正式将每年的4月16日命名为“世界嗓音日”。嗓音即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是最古老而又最基本的交流手段,我们的嗓音情况(质量、音调等)代表了我们的情感、精神面貌、身体状态等,反映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身体、精神及社会交往)状况,所以关注嗓音,就是关注健康。健康的嗓音不仅能言者增强自信、还能使听者愉悦,传递健康信息。大众需要健康,也需要好声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发展,耳鼻咽喉科学分为鼻科学、耳科学、咽科学、喉科学、气管食管科学、头颈外科学以及肿瘤科学等,已嫌不足。近年来,嗓音医学已成为耳鼻咽喉科学一个发展最快的分支,在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

微信图片_20200416090825.jpg

科学呵护自己的声带,才能保证悦耳动听的嗓音。当出现音量、音调、音质、持续时间、共鸣等嗓音障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应及时接受规范的专业治疗。引起嗓音障碍的病因复杂多样,因此治疗方式也相应地强调 “个体化”和“精准化”。

1.音质改变

通常指声音变得粗糙、嘶哑,可能还伴有气息声(发音时声音软弱,需要消耗大量的空气)。也包含说话时声音颤抖、断断续续、甚至说不出话的情况。音质的改变常常提示声带本身和参与声带运动的肌肉出现了问题。

2.音色改变

音色指的是声音的个性,常常由声带的长度、弹性和共鸣腔的特点所决定。音色指的是声音的个性,常常由声带的长度、弹性和共鸣腔的特点所决定。

3.音调改变

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女性的音调一般比较高,男性的则比较低。人们所能发出的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被称为音域。

4.响度的改变

响度指声音的音量强弱。响度多与声带振动的幅度、振动模式和发音方式有关。

5.音长的改变

 一般指人们能够最长的发音时间。多与全身健康状况、年龄、体型、肺活量、呼吸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236.jpg

2020年4月16日将迎来第19个世界嗓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你的嗓音”(FOCUS ON YOUR VOICE)。不同以往,今年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流行病感染肆虐全球,全世界医疗系统为抗击病毒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此时此刻,依然有无数医护同行正浴血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近年来,嗓音医学在我国蓬勃发展,每逢世界嗓音日,全国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为嗓音疾病患者提供服务。就目前情况我们倡导全国嗓音医学工作者采取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线上科普、讲座、义诊等新兴形式,在避免人员聚集的同时为广大嗓音疾病患者解决困惑,提供帮助。为更多的嗓音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更精准的医疗服务;让患者的嗓音更加洪亮,让世界更加精彩,为我国的嗓音事业做出贡献。

嗓音疾病常见的分类

1.喉炎性疾病:常见的有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炎及一些特异性感染如喉结核、喉梅毒等。

2.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此类病变为患者最经常就诊于这是最常见于嗓音专科门诊的病变。常见的有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声带任克氏水肿、声带接触性肉芽肿、喉淀粉样变等。

3.喉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如喉返神经麻痹,喉上神经麻痹,痉挛性发声障碍、重症肌肉无力等,帕金森氏病。

4.声带机械性运动障碍:如最常见的是环杓关节脱位,风湿性环杓关节炎,环甲关节损伤等。

5.喉部肿瘤:喉乳头状瘤、喉血管瘤为常见良性肿瘤,声带白班、声带角化症为常见的癌前病变,喉声带癌、下咽癌为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值得一提是声带白斑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有10-15%的患者会发生癌变。

6.功能性发音障碍:精神性发声障碍,如癔症性失声,肌紧张性发音困难,假声发音,功能减弱性发音障碍。

7.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喉蹼,先天性喉裂,先天性喉软化。

8.其他:如声带沟,老年喉等。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323.jpg

常见嗓音疾病人群

一、职业用声人群

嗓音疾病在职业用嗓人群(比如教师、播音员、推销员、售货员、接线员、窗口行业人员、歌唱人员等)中较为常见。尤其教师是慢性咽炎的多发群体,嗓音工作时间长,尤其超过一定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但不得不继续用嗓,这样过度用嗓特别容易导致嗓音疾病。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357.jpg

二、吸烟人群

长期吸烟酗酒,年龄超过40岁,有声嘶、喉部不适的症状,且经过半月休息和治疗无明显改善者应及时就诊。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423.jpg

三、儿童

性格活泼好动,易兴奋,会不停的说话,爱大声吼叫的儿童,会因声带使用过度而发病。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616.jpg

日常嗓音保健

1. 控制音量,科学发音

★平时注意说话方式,学会科学发音,使用适当音量和语速讲话。不要过长时间大声说话,避免不合理的喊叫。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651.jpg

2. 充足饮水,注意湿度

★每天的饮水量要充足,保证声带表面形成正常的黏液保护层。北方夏季干燥,易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可准备加湿器或一条湿毛巾挂在床头。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721.jpg

3. 戒烟戒酒,健康饮食

★吸烟和饮酒都已被证实分别是造成喉癌的主要独立因素。尽量减少食用烧烤等油脂过大的食物,避免咽喉刺激。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749.jpg

   

4. 合理运动,不宜熬夜

★加强身体锻炼,不要熬夜,减轻咽喉负担,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发声器官的活动能力。

5. 用鼻呼吸,注意清洁

★如经常用嘴呼吸,那么未经鼻腔过滤和湿化的空气即可能引起咽喉不适和嗓音障碍。同时应注意室内清洁,通风换气。雾霾天气外出还要记得戴口罩哦。

6.持续不适,及时就诊

★如嗓音障碍及咽喉不适经过声音休息等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通过喉镜检查明确有无器质性病变。

嗓音疾病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嗓音训练及药物治疗。

二、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嗓音疾病,可通过外科手段恢复,提高发音质量。目前发展迅速的领域主要包括:嗓音显微外科技术,含冷器械手术和CO2激光手术、声带注射填充喉成形手术技术、及喉框架手术及喉神经修复技术。

科室介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24年,在孙鸿泉教授的开创和领导下,经过王天铎教授、栾信庸教授、潘新良教授等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风格,是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发源地和奠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对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该学科于1978年获得耳鼻咽喉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省最早的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科室之一,2002年开始接受博士后研究生,拥有一批卓有成绩的名老专家,目前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的人才梯队。1989年成立卫生部耳鼻咽喉科学重点实验室,1994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05年10月实验室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整合,2007年7月顺利通过卫生部专家组评估。该学科2005年获批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岗位,2009年山东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010年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10年山东省“两好一满意”十大质量品牌,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8年国家卫健委耳鼻咽喉科学重点实验室再次顺利通过专家组评估。

该学科在咽喉头颈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保留喉功能的喉癌和下咽癌的手术治疗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有效提高了喉癌、下咽癌的外科治疗效果,而且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最大程度保存了患者的呼吸、吞咽及发音功能,喉功能保留的肿瘤切除概念已被国内诸大医院所接受,是目前国内外喉功能保留率较高的治疗中心,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2019年济南和青岛两个院区完成下咽癌手术150例,开放性喉癌手术300例,支撑喉镜激光手术700余例。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00416091929.jpg

雷大鹏,《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副主编。山东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常务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耳鼻咽喉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目前担任山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咽喉疾病言语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头颈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无喉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耳鼻咽喉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带字二维码.jpg

来源: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健康在线

阅读量:102.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