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劳动·致青春|五四青年节重读李大钊:以青春之我,乘风破浪

来源:闪电新闻

2020-05-04 21:26

发表于山东

da79d99396fbad416f504bfa26cb2482.png

主播读经典,陪你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记者李娇阳,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注定特别的五四青年节,从寒风萧萧到桃花夭夭,无数中国青年奔赴新冠肺炎疫情前线,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意气风发的青春之歌。每每看到这样的画面,总忍不住去回想一百多年前曾经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他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今夜让我们一起重温李大钊先生这篇百年前写下的《青春》宣言,在回望中汲取前行的青春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504165046.jpg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1916年春寒料俏之时,尚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回望祖国,以一颗赤子之心写下了著名的《青春》。文章回环绕梁的韵律、荡气回肠的气魄和精辟透彻的说理,深深打动了陈独秀,将其作为“发刊告白”之一,发表在当年9月改刊后的第一期《新青年》上。

02.png

留学日本时的青年李大钊

写这篇《青春》时,李大钊先生只有27岁,正值青春年华。而他牺牲的时候,也只有38岁,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仍是一个青年。他将短暂的一生,全部倾注到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中。那些漫漫长夜里,他高擎火炬,他坚信属于中国的青春终将来临。在《青春》一文中,他寄语中国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03.png

1927年4月28日,京师看守所。李大钊头发剃去,双目直视,表情平和,满是皱褶的灰布棉袍之下挂着又黑又粗的铁链。上午10时,他走向绞刑架前,留下生命中最后一张照片。

奋发有为,让“盛世如你所愿”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百年之后,先辈们播下的种子正在青春中华的大地上和中国青年的心里,生长、开花、结果。

04.png

倾囊相助,因为疫情就是命令,因为血脉早已相连。疫情期间,山东累计派出十二批医疗队1797人驰援湖北。

在今年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数中国青年奔赴前线谱写了一曲共克时艰的青春之歌。他们是一线的医生护士,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用生命守护生命。他们是科研院所的工作者,与时间赛跑研制疫苗,用科学守望奇迹。他们是遍布社区街道的志愿者,用爱心传递真情,用奉献守护家园。一张张意气风发的脸庞,一个个勇往直前的战士,他们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不惧,本是青春模样;不退,彰显青年担当。

前辈们,如果你们听得到,真想问一句,吾辈青年何如?

《青春》一文很长,每每重读总让人热泪盈眶,因为青春的热血从未平息。今晚,我们节选全文最后的片段与大家共读,重温那个年代伟大的青春梦想,在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吾愿吾亲爱之青年,擎此夜光之杯,举人生之醍醐浆液,一饮而干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

朗读者:

05.png

李娇阳,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记者



来源:闪电新闻

闪电夜读

阅读量:737.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