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
2020-12-15 20:35
发表于山东
(海原变迁)
百年一瞬,沧海桑田
1920年12月16日
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
27万余条生命悄然消逝
左侧是大震后修起的院墙,右侧是震毁的庄园。1921年克劳斯摄
“环球大震”,裂山填湖
大地沟壑纵横,满目疮痍
九彩大滑坡遗址,山体被撕为两半。 张海峰摄
百年来,人们不曾忘记过去
海原人阅读大地的记忆
以史为鉴,奋勇拼搏
海原大地震“震中”纪念碑。 张海峰摄
一地残垣断壁
成为了精神的柴火,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哨马营村旧貌。 张海峰摄
天灾毁灭一切,生命却更加顽强
地震夷平一座山,却无法折断一株柳
随着大地被撕成两半的“震柳”,带着希望延续百年
被地震撕成两半的古柳依然生机勃勃。 张海峰摄
山河破碎,家园尽失
遭受重创的土地上,种出了新的希望
破碎的大地,成为了秋杂粮种植基地。 海原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自然面前,人们从未屈服
堰塞湖成为了海原的“海子”
一望无际的李俊海子堰塞湖。 张海峰摄
灌溉、饮用
曾经承载着死亡的力量,如今成为了生命的源泉。
李俊海子堰塞湖冬景。 张海峰摄
曾在倾斜的大地上,滚动了一公里的盐湖
如今成为了海原的天空之镜
映出绿色、现代、坚强的海原魂
地震形成的陡坎将盐湖向北抬移近1公里。 张海峰摄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
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居安思危、务实进取
让海原在灾难后破茧成蝶、生生不息
海原县城。 海原县委宣传部供图
(值班编辑:李玲 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邮箱:rmrbnx@126.com)
责任编辑:禹丽敏
作者:刘峰 张海峰
阅读量:12.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