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
2021-01-29 09:33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探访广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梧州支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
冬日,西江畔,暖阳照。
走进沧桑百年的梧州骑楼城,迈步在烟火浓郁的弄堂,寻访广西百年来的红色印迹,记者感受着革命之火在广西从微小到燎原的壮丽图景,感动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伟大历程的广西华章,振奋于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时代强音。
1925年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第一个支部——中共梧州支部,在马王街(今梧州市东中路)义路码头一间小楼里诞生。
大革命时期梧州农民运动陈列馆内部一角。梁乾胜 摄
为何选择梧州?许多研究者给出了答案:梧州水上交通发达,是连接西南地区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通道;开埠后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定的阶级基础;作为广西“东大门”,具有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思想土壤……
相邻数百米,建设路兴仁巷4号,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里,同样也写下广西革命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共梧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即“梧州地委”)在这里成立。之后,又先后改组为广西地委、中共广西特别行动委员会(即“广西特委”)。1928年9月,广西特委改为临时省委。
1927年苍梧多贤区农民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代表合影。资料照片
梧州迅速成为当时广西革命运动的根脉和领导中心,在广西党史上写下了第一个中共支部、第一个地委、第一个中共工人支部、第一个农村支部、第一个妇女支部、第一个全省性的党组织等18个值得自豪的“第一”。
随后,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湘江战役……红色梧州,星星之火燎原。中国共产党人的胆识与智慧改写了风云,推动了广西的红色革命。
如今,建设路兴仁巷4号,这栋两层小楼掩映在绿荫中。作为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每天均有不少市民和游客慕名前来参观,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当年学生运动领导和宣传机构所在地。资料照片
走进陈列馆,映入眼帘的历史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真实反映了当年中共梧州支部、梧州地委、广西地委、广西特委和中共广西临时省委奋斗的历程。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记录奋进足音,展现百年风华,蕴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大家奋进的精神密码。
在这附近长大的市民龙坚,带着刚放寒假的12岁女儿前来瞻仰,“小时候,我常从这里经过,巷子里的一砖一木早就印在脑海里了。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2013年,覃健媚来到这里做解说员,那些革命时代的一事一物,耳熟能详。8年多来,她已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两个星期前,22岁的李璇刚刚加入到解说员队伍。
在她们的解说下,一股股“红色暖流”不断涌入参观者的心田,激励大家奋进。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展示的梧州在广西党史的18个“第一”。 何学俏 摄
梧州的红色故事,既是群英荟萃的图谱,也是广西抗争史、改革史、开放史的缩影,浓缩在这座城的文化中、街道上、弄堂里、江河畔……
追随着红色的旗帜,“东大门”梧州从波澜壮阔的历史走到今天,这个广西红色革命的摇篮,如今成为全面对外开放的前沿。
人工宝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70%;引进的外来投资项目中,有60%以上来自粤港澳地区;松脂、蜂蜜制品产量居亚洲第一;船舶出口量居广西第一;龟苓膏、牙膏等数十种知名品牌驰名遐迩……红色火种生生不息,又将红色故事赓续出新的脚本。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昔日红色发源地,今朝西江春潮涌。近年来,梧州坚持“东融”战略,经济稳中提质向好。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增速排全区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和增加值增速均位列全区第二,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列全区前列。
海纳百川,力争上游。这一系列数据昭示着这块红色土地奋进发展的足迹,延续着从西江畔始发的光荣之路,也激励着梧州干部群众薪火传承、勇往直前的初心和斗志。
责任编辑:邓建胜
作者:潘 登
阅读量:2.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