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2021-05-12 16:31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云南富源: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同学们,我们的今天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潘庭宏在带领胜境中学学生参观时说。

潘庭宏是富源民间收藏家,从1988年开始,从全国各地,搜集红军长征文物,修建私人博物馆展示红色藏品,2007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建成了中国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

中国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座落于云南省富源县城旧城山公园鸣凤楼内,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民间收藏家潘庭宏,多方筹集资金,历经30余年,从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7个省15个州(市)50多个县(市、区),征集红军长征时期的钱币、枪支、手榴弹、宣传单、用具、图片、文字资料和遗物等3000余件(册),是一个集收藏、陈列、宣传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进入收藏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塑像,馆内记载着许多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典故事,也有富源历史文化和名人、将士塑像,模拟了红军长征过富源发生的战斗、会议、故事及百姓参加红军的情景,用沙盘展示了红军长征2次过富源的线路,还用毛主席像章拼成“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字样,收藏馆因传承红色文化作用发挥较好,被评为云南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藏有红军长征途中使用过的电话机、钱币、军刀、马灯、油灯、望远镜、红军服、靴子、腰带、革命先辈著作书籍等文物以及毛主席像章。目前,馆内收藏着红军长征遗物3500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遗物18000件,毛主席像章47万枚(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收藏毛主席像章数量之最),潘庭宏因此赢得红色收藏家的美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富源县依托红色资源,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弘扬长征精神,再现红色场景,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了解掌握党史,增强党性,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今天我们组织部分学生来到了旧城山中国红军长征民间收藏馆进行参观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红军长征过富源这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寻访红色的足迹,传承红色的基因,让同学们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刻苦学习,永远跟党走。”胜境中学团委书记周亚平说。

“通过实地参观、鲜活讲解、情景体验、观看专题节目,使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让我们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进一步提高政治素养,我将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富源县融媒体中心参观学习后董均翠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到我们这里来学习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时候前一批参观人还没有离开,下一批人已经在门口等候了,有一天就接待了4个单位的人,这些红色故事平均每天要讲两三遍,早已记得滚瓜烂熟。”潘庭宏说。

潘庭宏一边带领大家参观,一边给大家讲解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和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富源打土豪、分浮财、开仓济贫的历史,留下的“一枚铜元”“一根拐杖”“红军洞”等红色经典故事,宣传了革命道理,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红军长征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自免费向社会开放以来,共义务接纳富源县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红色教育活动1460余场次,其中为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讲解富源红色文化历史达80余次。14年来收藏馆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560多万人次,让更多的人了解富源红军历史、学习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成为了人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

责任编辑:李茂颖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云南新闻

阅读量:1.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