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启动《蓬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草案)编制工作

2021-06-04 11:18

发表于山东

蓬莱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古代北方海上交通与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清时期是东部重要的海防战略要塞和水军基地。至今仍保留古代水城、蓬莱阁、戚继光牌坊等重要文物古迹。蓬莱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在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蓬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6-2020年)》的引领下,蓬莱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较好保护,历史城区总体格局得以保留,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历史风貌特色成为重要的城市名片。

为进一步保护蓬莱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蓬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日前启动了《蓬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这项编制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2021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已经完成规划草案,于6月1日至30日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充分征询和吸纳公众意见。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对历史文化名城整体自然环境、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保护要求,注重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划定风貌保护分区,对建筑高度、景观视廊和开发强度等内提出控制要求。中心城区,坚持“全面控制、突出重点、逐步改造、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一心、两区、三城、多点”的风貌保护总体框架。其中,一心即蓬莱水城及蓬莱阁;两区即南部山林景观区、北部海洋景观区;三城即登州府城、蓬莱水城、沙城;多点即蓬莱城区及近郊区范围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等文物古迹。历史城区,规划注重历史城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延续,对历史街巷和视线通廊的保护控制、建筑高度和开发强度的控制等提出相关要求。同时,统筹考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旧城更新的关系,逐步复兴蓬莱历史城区,针对历史文化资源与环境特点,将区域历史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登州古城等项目具体落实紧密结合,形成具有较强科学性和操作性的蓬莱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通过本次编制,将会进一步提炼体现蓬莱名城特征的内涵和特色,实现蓬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和谐统一,助推蓬莱成为地域特色明显、传统文化鲜明的魅力名城。

来源:蓬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尹宏 于淑霞

文章为创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蓬莱融媒

阅读量:14.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