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把心安放在乡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2021-08-16 14:49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三下乡,把心安放在乡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小孙没有想到,这个暑假的一次“三下乡”活动让他在乡亲中“栽了跟头”。

小孙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大二的一名学生,暑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小孙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的老家在安徽太湖,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平时节假日回家乡,乡亲跟他热情地打招呼,让小孙感觉“有点天之骄子的感觉”。这次暑假他想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帮帮乡亲们,“学农的正好可以施展一下。”

正值水稻生长的关键期,小孙和团队成员们冒着酷暑到老乡稻田里,一个老乡问,我这片稻田里有不少枯叶,帮我看看咋解决?小孙和同学们拔起来几颗水稻,左看右看,商量半天,也没摸出门道。老乡说话也不客气,“你们这些毛头小伙,光看书本不行嘞,死知识可不管用喽。”

小孙嘴上不说,脸却涨得通红。他带了几颗水稻,回到学校后,找到老师请教,老师看了几眼就找到了病根,“今年气候有点异常,这很可能是稻螟虫造成的,要及时施药。”

这个暑期,安徽农业大学159支团队、1600名师生,前往全国10个省27个市149县开展社会实践。“这么多师生下去,光场面好看可不行,敲锣打鼓一阵风没效果,关键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爱上农业,我们希望每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批学生把心安放在乡村。”该校党委副书记裴树东说。

补好实践“这门课”

“老李,你这次带着大队伍来了,这都是你带出来的高材生吧!”7月中旬,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李桂亭带着“三下乡”团队刚到村里,就被村民团团围住。

团队成员杨浩宇对这一幕记忆深刻,“就像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我感觉老百姓看李老师的眼神都带着喜悦,像多年没见的老朋友,这是一种真诚的感觉。”

第二天一大早,李桂亭就带着学生们下了田。一个种粮大户早早在地头等着,“李老师,昨天晚上就想找你,想到你刚来太辛苦,快帮我看看这块地出了啥问题,玉米长得不行啊。”李桂亭走进地里,扒着玉米秆左看右看,拽下一片叶子问杨浩宇,你们看看这是咋回事。

叶片上联排的孔,一看就知道是虫害,但是什么虫子,怎么防治,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没有答案。李桂亭在旁边看着笑而不答,看到杨浩宇他们束手无策,就接过话说:“这是玉米螟引起的玉米叶片典型症状,玉米螟又叫钻心虫,叶子幼嫩时遭受虫害,长大后呈现出整齐联排的孔洞,防治这种虫害需要对症用药。”

接下来几天的实践中,当地很多种植大户、村民都带着自家作物病害样品向实践团做现场咨询,李桂亭带着学生们仔细观察病状,询问发病时间和具体情况,找准病因后,告诉村民采用种子消毒、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避免相关病害的发生。甚至还有几个农户从隔壁县跑过来找实践团请教。

几天过去,杨浩宇从一开始的“害怕到田间地头”到“喜欢上了汗流浃背的感觉”,他感觉李桂亭就像“定海神针”,不管是农业大户还是普通种植户,不管是病虫害问题还是农业种植结构问题,“李老师就像无所不能的全才专家,我们看的懵懵懂懂,李老师搞得一清二楚。”

晚上总结交流时,李桂亭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让你们来,主要就是看看自己知识的差距,别看咱们理论知识学得扎实,但在实践中还不一定比有经验的老农民管用。老百姓很朴实,看到专家来了,啥问题都问,不会管你是研究哪个专业的,所以你们都要常到农村来,我是你们的老师,农民也是,这广阔的农业天地更是!

看到老百姓焦虑地来,开心地走,看到农户和李桂亭之间这种“朋友式”的关系,杨浩宇和同学们有了更深刻地思考,“说实话,我们有时候对未来的就业没有太多,感觉干农业能有多大出路,这次实践让我感觉到农民对科技的渴望,我们干农业的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李桂亭的深意也是该校的“良苦用心”。为了补好生产实践这门课,该校从全校遴选60多位专业技术精湛、热心服务“三农”的专家,带领学生走进乡村开展技术指导。

“让学生们冲在前,要让他们明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农业大学的学生不过实践这一关,就难以成为优秀的学生。”该校团委书记林煦东说。

7月正是草莓育苗的时期,农户魏圣霞家的草莓在栽培和育苗过程遇到了病虫害问题,园艺学院“三下乡”实践团的小李同学说的头头是道,讲了半天,农户听得满头雾水。指导老师徐文娟看着不对劲,就跟农户说,“肥料要腐熟,土壤要进行消毒,补充有益微生物。”三两句话,农户就听明白了,连声道谢。

小李向徐文娟请教其中的“门道”,徐文娟说,病情判断的没错,但病因差异很大,你得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这就得常常到田间来观察。跟农民交流也得用农民的语言,课本上的话农户哪能听得懂。

“农业真是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不仅在教室,更要到田间学习。”小李和同学们顿悟。

在农村“摔打”

“辛苦了几个月研制的铁疙瘩,终于有机会在大田里试试,平时的试验都是小打小闹,这次才是‘真枪实弹’的干。”

工学院研究生“三下乡”团队带着自主研制的电控玉米气力式免耕高速播种机,来到了该校皖北试验站,想要在广阔的田间“一试身手”。

周国安和团队成员心情很忐忑。没想到的是,播种机进到地里却出了问题,一下子把周国安打蒙了,“难道机器也有温室病,出了实验室就不灵光了?”排查了好久,终于发现是因为长距离运输导致零件损坏。

正准备修理的时候,天气突然下起了雨,周国安和团队成员没有退却,憋着一股子劲儿要把机子给修好。周国安第一个冒着雨钻到机器底下,躺在泥地里更换零件,手磨破皮了,就换个人上,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

“我觉得搞科研、干农业得有一股子气,这是我们团队很长时间的研究成果,我相信我们团队的能力。”

很快机子修好了,天气也晴了,周国安和团队顺利完成了200亩玉米播种工作。

“记得播种完最后一行玉米时,正值傍晚,夕阳下拖拉机被照的通红,彩霞漫天飞舞,如梦如幻,一群满身泥巴的人坐在地头,享受着辛苦劳动后的踏实感和幸福感。”周国安说。

随后的几天时间,自己动手进行农机装备检修,和基层农民、农技人员交流,“这次播种完,还要检测玉米成长周期变化、中期施药、收获等等。一个工科生如何爱农事农,服务三农?这次三下乡我找到了答案。”周国安准备毕业后继续从事农机装备的深度研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不仅要让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接受经验,也要让农业大学的学生在农村“摸爬滚打”。

不住酒店住农户,吃农家饭,与农民同劳动,学校给各支团队下了“紧箍咒”,“‘三下乡不’是去享福,而是要真正走入田间、触摸农业、感悟农情。”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庆在当学生时,就在这种生活中“苦中作乐”。他是搞玉米育种研究的,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里,在闷热的玉米地里一钻就是一天,但恰是这样,练就了他育种的“真本事”。

“把自己当成新时代的农民。”下乡前,马庆给团队成员“约法三章”——不准化妆、不准穿皮鞋、不准带零食。一周多的时间,恰好是高温酷暑,马庆带队奔波在乡间,走村入户,采访调研。一天下来,衣服不知道湿了多少次,一周下来,皮肤皙白的女孩子也被晒得皮肤发黑。

“怕吃苦就不要搞农业,我们这点苦算什么,农民朋友们天天风里来雨里去,没有这点信念肯定搞不好农业。”

这种历练对于农业大学来说,是必经的过程,“农业最好的风景在农村,最好的科研成果一定来源于田间。”马庆说。

爱上这片土地

“马老师,通过‘三下乡’深入农村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人才,农村有我们涉农专业大学生施展才华最广阔的舞台!”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王欣欣参加社会实践后,给指导老师马静静发了一条信息。

几天前,小王和实践团同学来到金寨县大畈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走村入户,让小王没想到的是,老百姓听说是农大的学生,非常热情,连连夸赞学校对村里的支持。

后来,小王了解到,几年前,学校专门选派了扶贫工作队到村里,很快,村里面貌天翻地覆,自来水通了,柏油路修起来了,村民有自己的产业了。看着村民们真诚感谢的目光,小王感觉“真的为自己是农大人而骄傲,只要我们为农民办实事,这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

离开时,村长的一席话,让小王深受感动。“我们老百姓感谢党的好政策,也需要像你们一样的大学生到农村,你们是农业的未来,是我们农民的希望”。

回来后,小王和团队成员开始了一个新的课题——关于大畈村文旅结合的建议。“也许我们的项目未必能给村里带来什么,但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深爱上了乡村,我们得为农业做点事。”

看到学生们的变化,马静静很欣慰,“我们在设计路线时做足了功课,希望让学生们有收获,带他们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比讲千言万语更好使。”

党史宣讲、农情调查、技术服务、教学实践……该校每个社会实践团都有鲜明的主题、充分的论证,但都始终贯穿一条“农”字主线。

该校党委书记江春说,田间地头受磨砺是农业大学学生的“必修课”,我们始终坚守“农”字这个特色,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把农村当做育人的广阔舞台,把学生从教室送入田间,引导学生在农业一线上好学农爱农“思政课”,在田间地头上好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课”。

“虽然咱们去年受了灾,但有党的好政策,日子眼见着又好起来了!”日前,庐江县庐城镇一农户家里,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和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党史,其乐融融。

这是该校研究生“三下乡”党史宣讲活动。张子伟带领团队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这和在学校宣讲不一样,得考虑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和接受习惯,如果我们还是按部就班地讲,恐怕老百姓不喜欢听”。团队充分挖掘实践地的红色资源,用实践地方言跟老乡拉家常的方式来宣讲,把当地的党史故事串进日常生活,然后再宣讲到社区和田间地头。

讲党史,话农情,访民意……走入农村,才能感知农情;走进百姓,才能爱上农村。

从田间地头教学、一线走访调研、农村实地考察到选派专家帮扶、党史微宣讲、乡村治理献策……“找到了差距,也就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接了地气,也就砥砺了投身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增强了做‘一懂两爱’农业人才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这同样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江春说。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安徽新闻

阅读量:7728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8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