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30日讯 寿光依托“蔬菜+文化+科技”发展模式,逐步实现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为在全国推广应用标准提供示范和样板,带动全国更多地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寿光市巨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按照订单抓紧包装各类种苗、种子,现场异常忙碌。
寿光市巨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晶说,“从7月1日到现在,仅种子一项能突破到日均1万件以上的发货量,销量最多的时候,月销量能达到10万+(单),甚至更多,忙的时候(每月)能达到100万单。”
随着寿光蔬菜品牌的打响,寿光的种子、种苗也被广泛认可,乘着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设施农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逐步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分量的菜篮子。雄厚的产业基础就像一块强力的磁铁,集聚了蔬菜产业所需的多种要素。前不久,寿光以“电商种苗”优势上榜2021中国电商百强县,正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范立国说,“寿光市每年为潍坊当地乃至全国的蔬菜生产基地提供种苗约17亿株,这得益于经年的技术积累。寿光不仅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也是起步较早、规模最大的工厂化、集约化育苗基地,现在已成为育苗技术的主要输出地。”
依托蔬菜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寿光自2012年开始,拿出专项资金壮大培强蔬菜种业人才队伍,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产业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高效落地。目前已引进院士9人、各类顶级专家人才15人。推动了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寿光分中心、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等国字号平台相继落地,并与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展开合作,建设全国唯一的蔬菜分子育种公共实验平台。寿光已然成为蔬菜新品种走向市场前的预演阵地。
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范立国说,“每届种博会展出的蔬菜新品种有3000多个,通过遴选、推荐出优秀品种,为品种在相同或相近环境条件的推广提供了依据,可以更快进入市场,加速成果转化。也可以这样说,在寿光试验成功的品种,会更容易向全国推广。”
作为当地全链条综合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已完成了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技术应用的升级,建设了高标准的种质资源库,已入库育种材料2.1万份,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分子育种实验室开展的分子标记等国际领先育种技术的实施应用,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
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研发中心实验室副主任韩宇睿说,“通过在荷兰建设蔬菜分子育种实验室、引进国际育种人才、引进世界先进育种材料等多种方式,延伸国际合作触角,番茄、甜辣椒、黄瓜等品类研发水平逐步与国际化接轨,大大提升了集团的育种研发水平。”
在各项利好政策和高端研发技术的“加持”下,寿光蔬菜种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自主研发蔬菜新品种达140个,国产蔬菜种子市场占有率已由2010年的54%提升到70%以上,农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进而推动了蔬菜全产业链升级,实现了农业质效和竞争力的“双提升”。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晓强 吴敬聚 任杰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