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2日讯 “鲁中水乡,北国江南”。行走在秋日的冶源街道,整修一新的柏油路连通着镇街村落,石河、弥河水流欢畅,道路两边海棠、紫薇、格桑花色彩斑斓,立于河边的猕猴桃、红葡萄雕塑逼真生动,诱人走进老龙湾畔一垄垄葡萄园,走进风景秀丽的山水间,走进荷香竹韵的白塔桥,感受一幕幕不同凡响的乡村振兴华美乐章。
第一站:宫家坡社区淄界村——荷香竹韵致富路
坐落于石河河道上游的白塔桥中心村,临九路东侧的淄界村墙体彩画贯穿东西大街,这是一个200多口人家的村子,因村东有了成片的荷花池,名不见传的小山村一下子火了,成为人人向往的网红打卡地。
淄界村党支部书记岳崇海指着眼前开满粉、红、黄、白各种颜色的荷花池,高兴地介绍道:“这30亩荷花池名曰‘荷香竹韵’,专门栽种的观赏莲,花开持续时间长,次第开放100天左右。等长出莲蓬子,成熟采摘后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
天在山水间,人在画中游。远山、线塔、房舍、荷池交相呼应,秋日的阳光照耀着满池荷花。假期周末,游人们成群结队,驻足观赏,碧叶田田,花儿摇曳,荷香满塘,怎不让人流连忘返。穿过荷池间的木质长廊,走到相邻的大荷塘,又是另一番天地。“这是种植的莲藕,吃藕瓜的。村里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开始种植,面积有70多亩地,亩产3000多斤,社员们种植分红,享受政策脱贫户、因病或年老无收入者也都受益分红,每年增收1600元左右。”岳崇海微笑着说。
在这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站:浮山社区王舍村——小葡萄变身致富金串串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走进冶源街道王舍村,甘甜的果香扑面而来。采摘园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葡萄树上挂满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
王舍村地处海浮山脚下,紧邻老龙湾,发展葡萄条件得天独厚。王舍村种植户刘兴喜采用测土配方技术,不断提升葡萄品质,从种植巨峰、金手指、黑芭到今年大力发展阳光玫瑰高端品种,致富道路越走越宽。“以前村里只有露天葡萄,现在已经全年种、四季产,葡萄产业越来越兴旺,一个种植户一亩地年收入两万元左右,村民靠着种植葡萄奔上了小康。”刘兴喜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在葡萄园里,王舍村党总支书记刘兴居喜滋滋地介绍:“葡萄作为全村主导产业之一,通过打造葡萄采摘园、高温大棚种植基地,大力引进新品种,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形成集葡萄订购、批发、品牌包装、农旅结合等生态产业链。同时,依托葡萄产业的连片发展,带动全村及周边10余村 3000多户种植葡萄,形成1万余亩的产业规模。”
冶源街道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两村两园两主体”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强拉长葡萄、猕猴桃、西瓜等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加速升级,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冶源街道投资建设葡萄科技示范园,栽植阳光玫瑰、金手指等10余个葡萄新品种,以王舍村葡萄种植基地为核心的葡萄特色产业园,涉及红新、告老庄等村,完善提升园区道路,配套休闲采摘园、游客驿站、特色民宿等服务项目,打造集高效设施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研学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提升“冶源葡萄”品牌知名度,将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强劲的经济优势。
第三站:七彩石河乡村旅游示范区——民本民生、山水之梦
老龙湾畔,冶源水库为临朐县重要生态水源地。沿顺河岸道,探水源上游,登临百丈崖,回望大水库,观四周绿景,呼吸清新空气,感受生态环境,为冶源街道保护水源地的一大成绩。而在冶源街道老崖崮村西的凤趾河道,探望“轰雷溅雪”,为秋日胜景一大亮点。雨季之时,这里河道两边怪石壁立,河流湍急,呈现“汹涌澎湃自南来,声如雷吼入龙湾,击石撞壁似溅雪,旋涌北泄入弥河”的壮观景象,可谓谷泉老人题写“轰雷溅雪”四个大字的缘由!
老龙湾畔,服务民生发展呈现新局面。街道投资4600万元,建成城冶路,投资1500万元新建长3.17公里的三石路,投资900万元新建五井石河顺河路,投资400万元整修提升宝塔街,投资450万元实施巨洋路东段改造提升工程,一行行,一路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城市功能日臻完善。道路通,人心通,公共基础设施健全,生活品质芝麻开花,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在行动上,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冶源街道开放公共场所限时免费停车位,新建口袋公园,补植行道树,安装微喷带,实施“路长制”,常态化巡查,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城区颜值更“靓”更“爽”。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原先在公路边的冶源大集挪集了,秩序整治规范了,道路更加宽敞了。冶源街道车家沟村老冯一下子说到点上:“马路市场迁移了,道路交通安全了,说到家就是党和政府把群众利益放在了首位,生命无价,生命至上!”
老龙湾畔,冶源街道,演绎着一曲曲唱响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