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21-11-05 11:30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5日讯 11月5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德州专场,邀请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长民,德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淑华,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丰勇,围绕“攻坚克难强担当 苦干实干开新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记者提到,德州市社会大救助工作已经成为全国的民生改革品牌。请介绍下德州开展这项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当前又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为民成效?对此,德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淑华作出回答。
李淑华介绍说,德州开展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既有时代背景,也有现实考虑。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先后对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而从社会救助发展现状看,各类救助政策整合不够,救助资源统筹不够,救助方式满足多样化救助需求不够,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央对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保障困难群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路上不掉队,也需要救助工作更好发挥作用。基于这些情况,德州市创新建立了以“135”为品牌内涵的社会大救助体系。这个“1”就是“救助领航、送爱到家”一个主旨,“3”就是困难群体主动发现、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救助保障、适应困难群体多层次需要的动力提升“三大机制”,“5”就是政策、平台、网点、队伍、保障“五大体系”。这是整个社会大救助的工作理念和主体架构。
社会大救助体系建成运行以来,通过平台共实施各类救助118.7万人次,这其中既有基本生活类救助,也有教育、医疗、受灾、住房、就业、司法等专项救助,工作成效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概括来说,德州大救助在四个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是实现了对困难群体的主动发现和主动救助。德州市在大救助平台汇集了全市600万人、200万户的德州所有户籍人口的包括公安居民基础信息、医保部门住院信息、财政供养人员、社保数据、不动产等22个部门46项2100余万条数据,实现了居民家庭人口全景画像。通过平台能够对困难群体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即时救助,可以有效避免“沉默的少数”因没有主动申请救助而无法享受政策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德州市又通过村级协理员对线下突发变故致困进行网络上传的方式,把快速发现的网织得更密,把救助帮扶做得更暖。
二是打通了困难群体申请救助的全通道。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困难群体都能够随时随地申请救助。在线上,德州市建立了“一网三平台”,就是德州市社会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电子监察平台、依托12345市民热线建立的呼叫平台和社会救助综合信息网,实现了智能研判,各项救助业务可通过大救助服务网站、12345市民热线、“德救助”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办理申请,做到了零跑腿、远程办、家中办,实现了“全域申请、居家办理”。在线下,德州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网点,为困难群众提供多样化温馨服务。可以说,真正做到了“线上线下全天候、为民服务全覆盖”。
三是推进了体制机制的创新性改革。德州市将原来分散在15个职能部门的42项救助政策以及17项福利政策和36项保险,全部纳入大救助平台运行,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动识别、信息比对、智能推送,同时与村级协理员主动发现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依赖部门自行确定救助对象的随意性方式,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让救助更加精准,更加公平公正。同时,德州市深入贯彻“放管服”有关要求,按照“乡镇审核确认是常态、县级审核确认是例外”的原则,将能下放的审核确认权限全部下放到了乡镇,效率效能大大幅提升。
四是促进了社会力量的高效聚合。社会力量是社会大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州市坚持在政策上保障、在力量上拓展、在方式上创新,探索了“慈善筹”“微心愿”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品牌,一大批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志愿者队伍等机构和群体与社会大救助建立了紧密联系。创建了以教育引导、劳动参与和社会联动为手段、以消除贫困文化和代际传递、提升劳动素养和减少低收入人口为目标,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实施帮扶的动力提升机制。通过这些社会力量动员和运用,不仅能够优先救助现有政府救助资源和救助政策无法覆盖以及政府救助之后仍未摆脱困境的困难人员,还能够为困难群体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学业辅导、技术帮扶等专业服务,打造了“资金+物质+服务”的救助新模式。
李淑华表示,今后德州市将继续完善提升大救助体系,着力构建困难群体全生命周期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打造困难群体全生命周期基本社会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幸福指数,通过更大力度推进政府保障资源的统筹整合,通过第三次分配,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服务困难群体,运用德州大救助动力提升机制等措施,做小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底端,并探索建立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动态监测机制,开创德州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实践。
闪电新闻记者 于国奇 王佳亮 报道
阅读量:4.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