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山东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发布会上,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介绍了我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相关情况及“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更加高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日益便利。截至2020年,全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5万件,拥有有效注册商标161万件,地理标志商标792件。拥有著作权作品70.7万件。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6项,中国版权金奖2项。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于智勇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重要时期。山东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实施,对于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今年1-9月,全省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76万件,同比增长53.9%;商标注册35.2万件,同比增长44.3%;开展专利质押融资项目1329项、登记金额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2%和62.2%。截至9月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14.51万件、同比增长26.7%,有效注册商标量195万件、同比增长29.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较2020年底增长了20%。”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于智勇
于智勇介绍,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山东将实施六项重大工程,落实七项重点任务。六项重大工程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工程、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试点工程、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工程、商标品牌建设工程、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工程、版权创新发展工程。
据了解,山东省知识产权工作将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到2025年,山东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齐鲁样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幅20%左右、达到1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40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等发展目标。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