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山东综合
2016-11-12 08:14
发表于山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近日,济南市再一次公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19年)调整环境影响信息,在2021年前,修建R1线、R2一期工程和R3线一期工程,建设方案总规模84.362km。R2线一期项目在经过可研和总体设计研究后,发现原规划线路工程方案存在着诸多问题, 拟对R2线一期的线站位选择、敷设方式等进行全面调整。
R3线一期工程调整方案最终确定
这意味着济南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调整全面完成
(模糊的线路大致方向)
》》》调整后的各线具体情况如下
●R1线:
R1线工程位于济南市西部新城区,是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贯穿西部新城南北的一条主干线。途经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沿线串联了创新谷、园博园、大学城、玉符河绿色生态区、腊山河片区、济南西站片区等重点区域,重点解决了济南市西部地区南北向的交通供需的矛盾,有效加强了西部新城区与主城区之间的联系。
线路全长26.1km(高架线长约16.2 km,过渡段长约0.2 km,地下线长约9.7 km),共设置车站11 座(地下车站4座,高架车站7座)。
●R2线:
R2线一期工程起于王府庄站,主要沿刘长山路、拥军路、烟台路、张庄路、堤口路、北园大街、七里堡路、祝舜路、黄台南路、飞跃大道走行,至于彭家庄站。
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36.4km(地下线34.6km,高架线长1.8km),设车站19座(地下车站18座,高架车站1座),含换乘站10座(三线换乘站2座)。
●R3线:
R3线一期工程起于南端龙洞庄站,沿龙鼎大道、奥体西路、工业北路、规划济南新东站南北向中轴线走行,下穿济青高速公路,止于滩头站。
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21.592km,均为地下线,设站13座,含换乘站7座。
》》》R2将不再通过通和塔、黄台车站
在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一些生态敏感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和文物古迹等。在线路微调之后,所影响的区域也有所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R2线,调整过后,R2线将会从地下穿越腊山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穿过的文物古迹则由通和塔、黄台车站德式建筑群、大辛庄遗址、刘家庄地下文物保护区变为大辛庄遗址、新华院旧址、无影山地下文物保护区。
虽然有了这些调整,但也不必太担心。环评报告已经得出结论,调整后的规划实施对改善济南市交通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引导济南市实施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一次建设规划方案的线路总体布局、敷设方式基本合理,虽然规划实施将产生一定的环境负面影响,但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规划调整建议后,可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趵突泉泉域保护区避免爆破施工
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期也会产生噪音,环评建议高架段沿线设置声屏障或隔声窗,还建议规划部门控制规划线路两侧用地类型,临路第一排不宜新建医院、学校、高档住宅小区等对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且在设计时应考虑建筑隔声降噪措施。
为减缓电磁环境影响,地面变电所在选址时宜控制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的距离大于30米,如何减缓对泉水的影响呢?如果地下站线施工的降水量过大,产生岩溶水补给孔隙水,会导致补给泉水的岩溶水水量减少,从而对泉水喷涌造成影响和各种废水渗入地下后污染地下水,影响地下水水质。
为此环评建议,采取不降水的施工,采取盾构、非高压注浆、非爆破的施工措施,避免对基岩结构造成破坏。在趵突泉泉域保护区,避免采取爆破的方式施工,减小对基岩结构的破坏,尽量不影响原始径流、排泄方式。在白泉泉域保护区,采用非高压注浆工法,避免破坏原有径流、排泄方式,而对泉水造成影响。距离泉水较近的路段,建议采用环保材料,禁止采用注浆工艺,避免影响地下水水质。
》》》环评征民意,请您来参与
本次环评正在征询公众意见,主要针对规划影响区内(济南市)的公众,对于其他关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也可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信函、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提出。
(1)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亓工
联系电话:0531-66690562
E-mail:jngdqqghb@163.com
(2)评价单位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山东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0号
联系电话(传真):0531-85870050
联系人:李工
邮编:250013
E-mail:nanjinglidong@163.com
(综合济南日报、山东商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
阅读量:8.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