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6日讯 临清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因城临古清河而得名,《名胜志》中记载“临清以临清水而名”。明清时期,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工商重镇,江北五大商埠之一。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城北2.5公里处,卫运河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鳌头矶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占地1200平方米。现位于会通河南、北交汇处,系为防止洪水冲刷而建。
临清清真寺,俗称北礼拜寺,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现存更楼、 月台、正殿、传屏、北讲堂等大小房屋80余间。
临清贡砖明清两代“岁征城砖百万”,现在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王府中,临清贡砖处处可见。明十三陵等皇家陵园所用的“寿工砖”也由临清烧造。这些砖至今不碱不蚀、敲击有声。500多年的历史中,临清烧造贡砖时间之长、数量之大是中国任何地方无法比肩的。
临清济美酱园,创建于公元1792年大清乾隆57年,济美酱园的形成得益于运河。临清段的古老运河早就断航,济美酱园却流传至今,成为一家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老字号。
临清肘捶是一种传统拳法,此拳创始有100多年。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因其能够巧妙使用多种肘法、拳法而得名。
临清竹竿巷位于临清市古城区运河沿岸,巷长约1000米 ,巷宽3米左右,因明清时期竹木器加工而得名,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是完整体现中国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城市之一。大运河记录了厚重、壮美和辉煌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临清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因运而生,应运而盛”的运河名城临清将保护传承利用好运河文化,为打造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文化带贡献临清力量。
编辑:临清融媒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