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小魔芋有大魔力,富源将本地魔芋卖到了海外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11-25 15:43

发表于山东

连日来,富源县营上镇龙腾魔芋加工厂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厂房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魔芋,员工们忙着称重、装魔芋、封装,一箱箱贴着拼拼多、淘宝等电商物流标签的子魔芋和商品芋,排着长龙打包发往全国各地,销往国内国际市场。

“小魔芋”走出“大山包”

富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富源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魔芋产业已成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金字招牌,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魔芋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全县134个村委会883个村民小组34431户128183人从事魔芋种植,种植面积上万亩的乡镇6个,百亩以上村委会118个,被中国魔芋协会评定为全国10个魔芋产业重点县之一,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全县共有魔芋生产经营企业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年设计加工精粉能力5000吨以上,魔芋系列产品有上百个品种,可生产魔芋系列产品2000余吨,可增加产值1.5亿元。开发出来富源魔芋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市场畅销商品全面进入国内市场,部分产品甚至远销欧美,持续有效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解决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一些农民成为种植大户带动其他农民在田间务工、一些农民建魔芋加工厂带动其他农民在车间务工、一些农民建魔芋销售市场带动其他农民在流通领域务工,魔芋产业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

“小魔芋”滚进“大市场”

今年32岁的黄顾就是该县土生土长的芋农,23岁开始从事魔芋种植和销售,9年来在魔芋种植和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魔芋收购的过程中了解到,营上镇种植魔芋的农户比较多,并且种植的面积还很大,加之交通便利,他看到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市场商机后,决定在立足做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创办一家电商企业,从事魔芋回购、加工和线上经营。

“发展电商一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二是看到线上交易已成为一种趋势,利用电商平台可以让外边的顾客零距离接触农产品,没有中间环节,不仅能解决当地群众买卖魔芋难的问题,我也能节省运输成本。”营上镇龙腾魔芋加工厂负责人黄顾提起做电商说。据了解,他的加工厂自成立以来,黄顾通过回收魔芋,进行深加工,运用网络平台把当地的魔芋买到全国各地,每天的营业额在2万元左右,还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让群众家门口就业务工,每天每人能有100至200元的务工收入。

营上镇处于富源县上半镇和下半镇的中间地带,东接富村镇、贵州省盘县石桥镇,南邻竹园镇、罗平县富乐镇,西连墨红镇,北抵大河镇,距县城32千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为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促经济发展为抓手,按照“立足农业、依托加工业、结合互联网、拓深销售途径”的思路,致力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推动镇域经济新发展,有效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使“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探索出可推动持续的乡村新兴商贸发展新路径。

“小魔芋”闯出“大路子”

富源魔芋已进入产业链式的深度发展时期,加工企业与种植企业、种植户在发展中形成了有效互补,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为魔芋市场价格稳定提供了保障,形成了健康高效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富源魔芋产业总产值已达7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农民年人均种植魔芋收入3891元,占年收入的32.8%。同时,电商把富源魔芋魔力般带出滇东大地的山老包,培育出一批批种子在数千里的土地上疯长,生产出一件件系列产品走进世界各地的营养餐桌。

富源魔芋,魔力无限。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云南新闻

作者:李朴英、陈燕

阅读量:38.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