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在欢声笑语间科普知识倡导文明,《健康脱口秀》收官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1-02 10:43

发表于山东

2022年1月1日零时,国内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打响收官总决赛。

继《人间世》《急诊室故事》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象级作品之后,上海推出的《健康脱口秀》于2021年12月开播,在沉浸式的脱口秀舞台,以科学的姿势吐槽,用健康的金句辟谣,探索科普新模式,绽放健康新时尚,在欢声笑语间帮助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金句:让知识入耳入脑入心

《健康脱口秀》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教育电视台继国内首个医学电视演讲节目《健康演说家》后的再度携手,共同发起与推动健康中国科普新浪潮。上海市体育局、健康云、哔哩哔哩、腾讯视频、凤凰网、丁香医生作为联合主办单位,笑果文化特别支持。从全市数万名医务人员中遴选出来的25名选手,带来时尚酷炫、科学专业、有趣好玩的科普节目。

初赛中,选手围绕“公共卫生、饮食健康、运动健康、职场健康”等主题,捕捉群众关心的痒点、痛点,“金句”与“爆梗”可谓包罗“健康万象”,有对合理膳食的指导:“一天一奶茶,医生奔向你”;也有对“职场人”的劝诫:“忍一时暗流涌动,站一会儿海阔天空”。诸如“流传于职场的高价网红眼药水不为人知的秘密”“内卷时代,别让焦虑拉开你和孩子的心距”“中老年人日行万步究竟是养生还是伤身”等话题,让所有人在欢声笑语中收获健康知识。

“公园里有一棵歪脖子树,树上飘飘荡荡是什么东西?我定睛一瞧……”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医生曹鹏提醒,为治疗颈椎病,有的阿姨大伯将自己用绳挂在树上进行“牵引”,这种“挂脖子+全身重量+旋转”堪称“疯狂的人体陀螺”,容易造成颈椎第二节脱位甚至骨折,即“绞刑骨折”。

“网红”眼药水为什么“香”?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眼科医生舒秦蒙讲述接诊时曾遇到一名干眼症患者,自行购买数百瓶“网红”眼药水“治疗”,进而导致角膜溃烂。为让人感觉舒适,“网红”眼药水中的成分“无所不用其极”: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红血丝就消失了;消炎药一上,眼睛即刻不痒了;薄荷醇,让人感觉瞬时冰凉,也让健康“凉凉”。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节目中的健康防护“金句”频出。“健康脱口秀达人”让人们在大笑中掌握“健康密码”,让健康知识入耳、入脑、入心。

健康辟谣:还“朋友圈”一片净土

在医学健康领域,谁能给予大众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健康脱口秀》总决赛中,选手要用趣味性表演,扭转医学科普严谨但相对乏味的常态,更要以缜密的辩证思维方式,让健康谣言无所遁形。“米饭是碳水,吃了会胖”“练瑜伽就能让身材变好”“饭后运动会得阑尾炎”等让老百姓深信不疑且流传甚广的健康谣言在舞台上被逐个攻破,还“朋友圈”一片健康净土。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妇科医生倪佳颖看来,不少“健康谣言”都有固定“模式”:“两句真的,一句假的,真真假假揉在一起,就变成真的了!”她针对“脐带绕颈不能顺产”的误区详加解析:“脐带是一根绳子吗?不是,它是软的、有弹性的,外面还有一层胶质。脐带绕颈就像大家冬天戴着围脖,有多少人能把自己围起来?”

宣称“不含胆固醇”的橄榄油,真有不计其数的优点值得被“捧上神坛”吗?作为营养师的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健康传播部戴恒玮为此和丈母娘“杠”上了:“所有食用油中都没有胆固醇。只能说,相比较其他食用油,橄榄油对心脑血管负担稍微小一点。但不管什么油都是高热量食物,只要摄入过多,就不利于健康。通过家用控油器严格控制摄入量,交换使用各类食用油,才能让健康‘更上一层楼’。”

“饭后不许运动,不然会得阑尾炎的!”不少人对此深信。上海市同仁医院外科医生姚乐把人体消化系统形象比作一个大型游乐场。在游乐场中,胃部是“游客集散中心”,小肠是游玩区,阑尾则相当于一个游乐场出园处的“纪念品商店”。人们摄入的食物,至少要八九个小时才能到达阑尾,所以饭后运动会得阑尾炎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健康谣言”。

为何这类谣言总有肆意传播的“温床”?姚乐提醒大家:“父母转发这类健康谣言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亲子间正常的沟通变得少了?他们传递的其实不仅是谣言,还有寂寞,他们需要的其实不仅是科普,还有陪伴。”

最终成为《健康脱口秀》冠军的曹鹏,说他尝试脱口秀的初衷是:“用脱口秀讲健康科普,加强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效应,让年轻人把科普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要是哪句话让人们捕捉到正确的健康信息,可能我们的手术台上就少了一个病人。”

健康科普:使命与情怀

“健康脱口秀硬核、跨界、好白相,是富有知识含金量又有益身心健康的一档节目。”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预防是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如果说,专科医生是在河下游捞落水的人,那么我们做健康科普的人就是在河的上游防止他们落水。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情怀。”

《健康脱口秀》主办方特邀了权威的嘉宾阵容团与选手现场“别苗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凡提醒选手们:“医生的职业舞台并不应该限制于诊室和手术台,传递健康的信息,也是每个医生的职责所在。”

知名主持人曹可凡赞叹医疗领域卧虎藏龙:“表演亦庄亦谐,用形象方式讲工作日常,生动又与众不同,带领大家沉浸故事中。”来自笑果文化的脱口秀灵魂人物李诞“来者不善”,开场就直言不讳来“挖墙脚”,看完整场秀后却说自己“受益匪浅。”

“未来,我们考虑用驻场演出、巡回演出的方法,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健康脱口秀走进长三角,飞入千家万户,让更多市民在笑声中走出健康误区。我们的目标是,让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持久入耳、入脑、入心。”王彤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创新机制、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持续打造更多青年科普人才的“孵化器”和提升青年医学人才科普能力的“助推器”,大力培养和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良的健康科普专家队伍,持续提升城市的健康软实力。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上海新闻

作者:姜泓冰 冷嘉 宋琼芳

阅读量:42.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