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日讯 日前,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印发印发《2022年城市管理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指出,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具体指标为打造市容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特色街区20个,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600吨/日,新建改造二类及以上公共卫生间100座,全市增加专业路长200名,功能照明亮灯率99%以上、设施完好率96%以上、事故处理及时率100%,厨余垃圾分出量提升至每日1300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80%以上,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主次干道洒水冲刷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要点》明确,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城市环境卫生更加洁净,市容市貌彰显内涵品质和泉城特色风貌,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和改革创新能力实现突破,城管基层队伍建设不断壮大规范,基本建立起全民共建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
此外,《要点》指出要打造特色文化街区。深入开展“最美街巷”“最美社区”等系列创建行动,深度融入泉城历史文化等特有禀赋,打造不少于20条市容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特色街区,构建独具地域特点的城市形象品牌,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中国元素和泉城特色。
推进城市空间“微改造”。围绕全市明府城片区更新项目、安置房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推进,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为契机,开展城市“微整形”“微治理”,在城市雕塑、立面美化等方面融入“城市美学”,将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公共厕所、果皮箱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与街区色彩、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按照标准配齐配全环卫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城市品质。
扮靓泉城夜景。系统化、一体化统筹推进“五线六片十七点”亮化体系,提升城市“夜魅力”,打造现代、时尚、大气的“城市封面”。建设亮化设施集中控制系统,强化统一使用、统一设计、统一内容,提高运行水平。完成泉城广场等重点片区亮化提升优化设计,与西客站、奥体中心、CBD等片区形成“流光溢彩、美美与共”的亮化联动。
深化“照亮回家路”工程。贯彻落实《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功能照明管理工作的意见》,推进统筹全市功能照明设施“建、管、养”规范管理,强化主体责任,确保设施建设运行质量。建立“路灯补亮”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全市智慧照明管理平台升级改造,不断增强城市路灯设施维护水平。继续实施80条道路路灯补建,重点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提高亮灯率、完好率和故障处置及时率。推进陈旧老化路灯设施改造,切实维护设施安全。
《要点》指出,将加强起步区合作共建。加强起步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落实的协调和引领,站在全市总体发展角度统筹谋划,省市一体支持参与起步区城市管理专项规划编制、视觉系统规划建设,积极推进起步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探索将垃圾填埋山体打造成黄河北岸集休闲健身、观光游览、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园,加快孙耿生态环境绿色产业园、崔寨综合转运中心建设实施,为起步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探索推进市场化步伐。健全完善城市管理市场化制度体系,吸引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提供城市管理动力,焕发城市管理活力。推进“政企合作”,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或培育规模大、实力强、标准高的龙头企业,建立标准精细化、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服务规范化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同时,探索推进“共享+”模式。盘活城市各方资源,调动社会积极性,试点推行低值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序回收。鼓励更多单位厕所加入“厕所开放联盟”,推进社会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力量解决城市建设更新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探索组建国有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引导行业良性发展。以环卫特许经营为重点,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推动环卫市场化进程。
坚持“撤桶并点、定时投放”,优化投放设施布局,新增300处垃圾分类房,提升便民化水平。巩固推广有害垃圾“集中宣传收集周”模式。多措并举,着力破解厨余垃圾分类难点,年底前厨余垃圾分出量力争提升至1300吨/日。强化规范管理措施,提高专职桶前督导员比例,继续打造垃圾分类模范小区、单位、村庄1600个。
推进“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生物养殖、物理处理”等多种处理工艺并存,“集中为主、就地为辅”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模式;探索线上预约和线下回收相结合的可回收物“互联网+”回收模式,推动“两网融合”,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拓宽末端处置渠道,构建直接利用点、资源化利用厂、消纳场、就地处理“四位一体”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理格局;推动章丘水发、长清马山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上马建设。
推动全市公厕“脱胎换骨”,推进公共卫生间品质提升,新建改造公共卫生间100座。上半年建成运行长清马山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新增处理规模600吨/日。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扩建项目(莱芜光大)和新建项目前期工作,扩建规模400吨/日。加快章丘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商河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推进综合型、多功能、大规模的大中型转运站建设,稳步推行环卫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采取单建、联建、共建等多种方式,建设“党建阵地、区域智治、休憩场所、宣传教育、执法服务”五位一体的新时代“城管驿站”。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