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于公元前148年(汉景帝中元二年)置安丘县,境内已发掘大汶口、龙山、商周文化遗址110处,文物1万多件。安丘自古才人辈出,公冶长、老子、有子、李左车、民主革命先驱刘大同等,他们或以文治、著述名世,或以武功、气节著称。安丘市文物资源丰富,有不可移动文物17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齐长城遗址、董家庄汉画像石墓)、省级11处;市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0个门类3626件(套)。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84项,其中,国家级2项(孙膑拳、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省级16项。
近年来,安丘市文旅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深耕文化沃土、增强文化自信,特别是承借当前潍坊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有利契机,大力弘扬安丘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在东亚文化交流中彰显安丘文化魅力。
今天,带您鉴赏安丘文物——卧牛石
卧牛石,又名“廉石”,原在安丘城西南宋家园村,一九九二年征集到安丘市博物馆院内。相传为清代曹锡田遗物。曹锡田,字建福,安丘东关村人。禀性耿介,知书达礼,不入世俗。出身家贫,自幼勤奋好学,工书擅画,嘉庆九年乡试中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官湖北省巴东县知县。勤政恤民,革陋除弊,为民拥戴。辞官归乡之际,县民欲有所赠,问:“公治巴东数载,所喜为何?”遂戏言:“唯喜当地草鞋与东山一块大卧牛石。”不意未及一年,二者俱已运抵,后置于曹氏花园,屡为刻铭。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