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4-19 15:38
发表于山东
开栏的话: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农耕文明占有重要地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大量的传统村落。其中,有的消失在时代烟云中,有的保存了下来。透过这些传统村落,我们不难感受到其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浓浓乡愁。
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将从即日起推出专栏《“浙”里传统古村落》,用多样视角寻觅之江大地上的古老村庄。它们或依山傍水,或隐匿山间,或清幽质朴,或朝气蓬勃,各自彰显着独特的魅力。
当钢筋水泥和车马喧嚣充斥于城市间,慢时光里的松阳却依旧满是古朴宁静。
松阳是一座古城。它地处浙江西南部,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0余万,四面环山,多低山丘陵。早在东汉建安年间,松阳便有县制,距今已1800多年历史。
在松阳,不仅有完整的古城格局、历史建筑留存至今,它还保留着国家认定的传统村落70余座,数量位居浙江第一,因此也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在这个田园牧歌式的人间胜境,望着云缠雾绕的群山,层层叠叠的梯田,从夕阳下的田垄到劳作的茶农,处处都在诉说着古村落的故事。
这次,我们走进陈家铺村。
图为云雾笼罩下的陈家铺村
陈家铺村,一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崖居式传统村落,被梯田、树林、山峦簇拥包围着。村庄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走进村子,首先感受到的便是茫茫云海。因为地处山谷,且和外界隔绝,村中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云雾缭绕,让众多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陈家铺村位于松阳县四都乡寨头岭,距县城18千米,海拔825米,因陈姓先人在此建灰铺养鸭,故名陈家铺。户籍人口400余人,以鲍姓为主,元末鲍姓始迁祖从武义县迁徙而来。村庄地势北高南低,房屋依山而建,村落周围散落着8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全村有山地面积7005亩,耕地415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地少小山村。
村里的早期居民借助既有地形,沿着山崖,将房屋建在一座座石头搭建起的平台上,形成了壮观的阶梯式传统村落,从外形上看,又有“小布达拉宫”的美称。
远远望去,依山傍水的山村里,上百幢黄墙黑瓦的黄泥房垂直延伸,与山林花草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行走村中,环境干净整洁,房屋排列错落有致,斑驳的墙面凸显着年代感,袅袅炊烟自是人间烟火气。从村中悬崖处登高望远,置身于山石树木的环抱中,颇有遗世独立天外飞仙之感。
这里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松阳县到武义县的古驿道经过该村,村庄曾设有驿站,并驻有士兵。村落街巷体系也十分完整,除了古驿道穿村而过,古民居也种类繁多,造型精美。此外,村庄还保留着祠堂、香火堂、社庙等传统建筑。
然而,因为位置偏僻,山高路远,一直以来,村民们将下山脱贫作为主要路径。随着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村中房屋田地不少处于闲置状态。
2014年该村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知名度的提高,让陈家铺村的命运渐渐有了转机。
图为村中的老房子
图为夜晚的陈家铺村
慕名而来的游客使这里民宿产业逐渐发展起来。相关部门带动下,老屋修缮也逐步推进,在保留传统古村落风貌的同时,植入咖啡吧、书吧、茶社等一系列新业态,让老屋焕发出新光彩。
其中,“悬崖上的最美书屋”——先锋书店更是绕不过去的打卡点。
原是村大会堂的书店,建筑风格中透着古朴和典雅,与村子气质相得益彰。走进书屋,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手捧一本书,在淡淡的书香中,或凝神阅读,或抬眼望窗,或悠然品茗,十分惬意。
2018年6月,“最美书店”先锋陈家铺平民书局开业,荣获全国“年度最美书店”称号。
图为先锋书店里的读者,远处的群山依稀可辨
开业时,村民们的欣喜溢于言表。“我们村的书店真有腔调。”在村里当过24年老支书的鲍根余,一马当先来应聘起了书局店员。他说,之后的任务就是向来到这里的读者讲述“松阳故事”。
如今,陈家铺村先后荣获丽水市生态文明村、特色文化村、民主法治村、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村、AAA级旅游景区村、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荣誉。
在村党支部书记鲍朝火的带领下,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从隐藏在一幢幢古建筑里的乡间民宿,到精致典雅的山间书屋,再到路边售卖高山蔬菜和特色水果的小摊,历史中走来的陈家铺村,带着古韵,更透着朝气。
“发挥咱们的优势,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回村创业的多了,不光热闹了,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鲍朝火说。
飘来的炊烟中泛着书香,徜徉于青石板小径,村民叫卖声与游人的嬉笑交织其间,望着远处云雾缥缈,不知不觉穿越了时光,这便是乡野村落中的古典中国。(完)
图为正在劳作的村民
后续我们还将陆续探访松阳县以及省内其他地区多个传统古村落,敬请期待。
文字:窦皓
视频制作:窦皓
图片来源:松阳县委宣传部
视频素材:松阳县委宣传部 松阳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量:22.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