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04-29 15:40
发表于山东
4月29日上午,2022年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春季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共有1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87.51亿元,其中世界500强1个,中国500强1个。
尤为引起记者关注的是,这10个签约项目中,有7个为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中海油滨州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该工程作为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工程滨州终端配套工程,是滨州终端干气产品外输的唯一通道,主要为滨州市滨城区、无棣县、沾化区、阳信县、博兴县、惠民县供气,并辐射东营、德州等周边城市。
近年来,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不断放大比较优势,集聚高端要素,做优产业链条,以高端铝、高端化工、现代海洋及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为基础,形成了化工新材料、铝基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海洋等6条产业链,并大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建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多产多链协同发展,加速构建产业新生态。
本次集中签约的项目中,与渤中19-6凝析气田有关的,除了中海油滨州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还有渤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电子化学品项目。
据介绍,为充分挖掘渤中19-6凝析气田登陆带来的丰富天然气资源价值,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辖区链主企业反复论证和实地考察,得出天然气作原料制丁二醇(BDO)的经济价值是单纯作燃料的10倍,BDO恰好是北海重点打造的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链的主要原料。为此,当地谋划提出了天然气制BDO,向下游延伸制高端电子化学品的消纳方案,进一步拉伸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链条。
“天然气作为清洁原料生产乙炔,同时乙炔尾气用于生产甲醇-甲醛,并可分离出部分氢气用于BDO生产,可形成上下游一体化联合生产装置。在天然气价格可控的前提下,其综合能耗、清洁低碳、经济指标等明显优于电石乙炔技术,尤其是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大力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天然气制乙炔将成为主流工艺技术。”渤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华介绍。
据了解,渤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由滨州裕能化工有限公司、滨州市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滨港发展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滨州裕能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首个招商引资企业,是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链主”企业,本次该公司还签约了一项强链项目——年产5万吨电子级NMP改扩建项目。
据滨州裕能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宜彬介绍,此前,裕能化工有限公司与韩国载元株式会社合资建设的滨州载元裕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6.9万吨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将于今年8月份竣工投产,届时单品N-甲基吡咯烷酮(NMP)产品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NMP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辅助材料,润滑油精制、农药、工程塑料、涂料、集成电路等生产中的溶剂,绝缘材料、集成电路制作等。本次签约的强链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5万吨电子级NMP的生产规模;届时,裕能化工合成NMP产能将成为世界第一。”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绿色能源,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鼓励支持政策,本次北海经济开发区集中签约的项目中,还有3个和锂离子电池有关。
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是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此前在北海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项目。而此次签约的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化学品项目,则是高效利用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富余蒸汽资源和公辅工程,建设的下游项目,总投资16.2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8万吨顺酐装置、年产10万吨碳酸二甲酯(DMC)装置等。
“碳酸二甲酯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的溶剂。随着锂电池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储能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趋势推动下,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主角之一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安说。
同样作为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下游项目的还有汇创(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动力锂电池溶剂项目。据汇创(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青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1.98亿元,主要建设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生产线。“我们是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的下游项目,同时也是电子化学品产业链上的关键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将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和电子化学品产业链有效贯穿起来,实现产业大循环。”
滨州科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由淄博恒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于2020年在滨州临港化工产业园投资建设拟薄水铝石、活性氧化铝、双氧水专用活性氧化铝再生及三氯化铝项目,预计于2022年10月份建成投产。本次签约的年产1000吨四丁基脲项目是滨州科力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现有建设项目建设车间追投的新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充分体现了客商对北海经济开发区营商环境和滨州临港化工产业园的发展潜力的认可。
滨州腾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年差别化、功能性高档聚酯切片及纺丝项目计划投资3.1亿元,该项目是滨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的延链补链项目,生产技术成熟,滨州下游纺织业发达,市场可以就近供给。
北海海上风电并网适应性检测中心项目是滨州市联合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电科院、国家电网科技部、国网瑞盈科技有限公司在滨州为海上风电发展打造的重要风机检测基地,重点推进国内海上风电机组科技创新,为国家电网在3060碳中和碳达峰期间提供基础数据。海上风电并网适应性检测中心项目是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抢抓国家布局新能源战略机遇,抢占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技术制高点的一项重大举措。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智慧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由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滨州远凌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承建,远景集团拥有全球前五的智能电池企业。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推广储能技术,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北海的发展能起到能源项目落地引领和带动作用,也是贯彻落实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王青 王树成 樊福军 报道)
责任编辑: 霍丽娜
阅读量:8.9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