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致敬先生!山东卫视《五洲四海山东人》今晚播出“金红棉”中国故事优秀纪录短片提名作品《先生 叶连平》(上集)

首页头条收录

2022-05-07 12:02

发表于山东

有没有想过,94岁,你可以做什么?

有一位94岁老人的故事即使讲过千遍,仍然值得再讲一遍(Forever)!这位老者(先生)就是叶连平,山东青岛人,一位已退休但仍在持续发光发热的乡村教师。刚刚过去的四月,在第十九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活动中,纪录片《先生 叶连平》获得中国故事优秀纪录短片提名奖。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先生

50岁才成为一名乡村教师,58岁成为中共党员,61岁退休后主动去附近各个学校代课,72岁在家里办起免费补习班……如果不是在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卜陈村,这个距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小村子里见到叶连平老师,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够如此热爱他所从事的工作。如今,94岁的叶连平依然颤巍巍地站在讲台上。叶连平用他一生的坚守,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老师,什么是一名老党员的坚守。

图片

“山东人个性直,有点鲁莽,不讲人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遇见不对的就要跟你打,天王老子也不行!”闲聊时,叶连平这样评价山东人。离开青岛80多年,故乡成了他乡,偶尔才敢回望,可骨子里还是有山东人的倔。

叶老师一生痴迷三尺讲台,与时间赛跑,我想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童年遭逢乱世,懂得了国家强弱关乎个人命运;第二,时代的洪流下,蹉跎了二十多年的岁月,因此退休后仍不肯停下来;第三,教书育人是快乐的。

图片

叶老免费给村里孩子补课的故事媒体已经报道很多次了,除了那些被反复报道的他跟留守儿童的故事,更触动我们的是一个走到生命暮年的老人,跟时间赛跑,与岁月拔河的倔强姿态。于是,我们在片中着重呈现了叶老师身体状态的诸多细节。

图片

2013年,叶老师突发脑膜炎、脑溢血,老天眷顾,他被抢救回来。后来,91岁时叶老师骑自行车被撞倒,腰椎受伤、胆囊破裂,手术三天后,他又站到了讲台上。他总是弯着腰走路,步伐缓慢,鞋底会在地面上拖出很大的声响。他眼睛做过白内障手术,看东西总要挨得很近;他在写板书时,也会因遗忘和不确定产生忽然间的迟疑……而一旦他站到讲台上,面对学生,他总是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在生命的暮年,似乎又闪过一些青春的光。

图片

图片

垂垂老矣的老人vs激情澎湃的老师,课堂内外的叶连平呈现出震撼人心的反差。让我们知道这位94岁的老者是如何用一口气支撑着站在讲台上,这种艰难下的坚韧让人心疼,更让人敬重。94岁的叶连平依旧活得看似“着急”,这盏“永不熄灭的乡村烛光”终有一天会熄灭,可他庇佑的孩子已经长大,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生生不息。

图片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先生。致敬叶连平老师,也感谢每一位曾教会我们知识和做人道理的敬爱的老师!

——蒋超,《先生 叶连平》导演

纪录片应增添人类前行的光亮与勇气

在《先生 叶连平》中,叶连平义务为孩子们传授着一个个知识点,用自己的臂膀温暖了无数人,同时也感动着无数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了无限意义的事情。该片并没有用更多的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是釆用“白描”式的纪录手法,朴素简练地勾勒出“老先生”对乡村孩子的深切关爱。在崇尚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和电影级别精美画面音效的当下,坚持原生态纪实美学的《先生,叶连平》,却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质朴之美。

图片

图片

纪录片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人类的生存境况;纪录片也是一把锤子,它敲打着人类的良知;纪录片还应是一把高擎的火炬,它增添人们前行的光亮和勇气!

——陈宏,第19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优秀纪录片终评评委会主席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皆因毕生所爱

《五洲四海山东人》镜头记录下的叶连平

会有什么不同?

图片

敬请关注

今天(5月7日)18:05 山东卫视

《五洲四海山东人》

先生 叶连平(上集)

吾纪录

作者:陈晨

阅读量:8.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