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岭南祠堂:见证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4-25 19:57

发表于山东

“太公喊你分猪肉啦~”

每当这个声音一响起,

多半是整个村子到祠堂聚会的时间又到了。

通常春秋二祭(或冬祭)后,在广府一带的祠堂前,会由族长或村内德高望重之人将猪肉分给各家各户,表示福荫及庇护已由祖先带到各家。分猪肉是村中的大事,即使已搬离围村的男丁,也会尽可能回村参与。

宗族里的大多数人已经说不清,约定俗成的“分猪肉”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就好像问起他们为什么对宗族祠堂里的事情如此重视时,他们都会有类似的回答:“没有为什么,这是我们的根”。仿佛祠堂文化已深入进每一个岭南宗族人的骨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宗祠的地位

宗祠于家族而言是根基和归宿,也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海外华侨回乡认亲,首先认的就是祠堂。广州番禺素有侨乡的美誉,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归根到底就是对宗族发自内心的爱。

在古代中国,人们心中都有一种愿景,那就是:求家族之长存,于是有了家族制度。祠堂,正是家族制度的外化表现形式。几千年来,中国的家族制度一直交织于田园风味的生活理想中,这种生活理想,田园情怀,返璞归真的态度,以趋福避祸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恬淡的幸福。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氏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而祭祖不仅是生者和死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凝聚同姓子孙的重要方式。当然,“祠堂”在番禺人心中已经远远不只是一个“地方”,而是宗族成员对祖先、对家乡血浓于水的感情寄托所在。

独特的宗祠文化

番禺祠堂最初作为祖先崇拜的产物,是某一家族中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建筑。它不仅集中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而且记录着历史名人许多动人的故事。

沙湾何氏大宗祠“留耕堂”

沙湾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始建于元末,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该祠仪门牌坊均为明代理学家陈献章(白沙)题书。沙湾何氏三兄弟在北宋政和年间都中了进士,人称何家三凤,所以题为“三凤流芳”。

龙美村的“张氏宗祠”

龙美村的“张氏宗祠”,又名将相世家“敦睦堂”,是一座三楹两天井的建筑。据史载,张氏四世祖张镇孙在南宋咸淳辛末年殿试得中状元。他不受奸相贾似道拉拢,德右元年被罢职。至元兵南下杭州失守再被起用为广州制台,兼经略安抚使。张临危受命率兵攻下广州,不久元兵又至广州城破被捉,张自尽以身殉国。

陈尚书祠

原市桥沙圩西大街的“陈尚书祠”(称“宝砚堂”)于明代嘉靖31年为奉祀沙圩陈氏始祖陈显而建。据史载,陈显在北宋元丰七年先中解元,又中进士,守职户部尚书、礼部侍郎,翰林院编修中书,夫人贾氏受朝廷封一品诰命夫人。徽宗皇帝曾经御赐“擎天宝砚”一方给陈显,并御赐五言诗刻于砚的背面:“驷马功勋载,名留御礼乡;体存仁者寿,日有自传扬。石眼明星朗,池心洗日光;文房一铁砚,中正外端方。”诗句表明,徽宗对于陈显的品格颇为嘉许。“宝砚堂”和祠中的青云巷牌匾上的“擎天”、“洗日”也是出自此处。

善世堂

石楼镇石一村的“善世堂”,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迎面墙以米黄、青灰色砖砌成的假窗,图案生颖,风格独特,为祠宇中罕见。祠堂正中悬的“善世堂”木匾,乃抗倭名将戚继光所题书。相传石楼人陈大有任福建仙游县知县时,突被倭寇包围,陈组织兵民坚守城池并向戚救援,与戚例外应和重歼倭寇。

凝德堂

石楼镇大岭村的“凝德堂”,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该祠堂现存的木雕刻有三鲤鱼、风鳝、青蟹、麻虾图案,凸显珠三角饮食文化。另有石雕刻有头戴帽、垂卷发、散花领、紧身衣、束马裤、高皮靴、佩长剑、一身外国装束的“西洋童子”,说明当地陈氏族人已有人任礼部主客清吏司朗,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职务。

在番禺,

还有爱国诗人、岭南三大家之首屈大均

的祖祠,

张九龄后裔“滋德堂”,

孔氏祠堂“玉书堂”等。

番禺独特的祠堂文化,记述着祖辈筚路蓝缕、开疆拓土的业绩,蕴藏着深厚的本土水源的亲情良知,记录着传统文化的脉搏。

番禺宗祠发展史

番禺祠堂建筑最早的是宋代,因为番禺古村落形成绝大部分是在宋代。经历元代,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年),允许在家庙可以祭祀始祖的牌位,家庙式的祠堂才开始在包括番禺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及其周围兴建。番禺民间的祠堂建筑进入繁荣时期,到处祠堂林立,牌楼高耸,因此番禺各地绝大部分祠堂始建于明代。

清代番禺民间的祠堂建筑得到迅猛的发展,到处祠堂林立,牌楼高耸。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如此描写广东祠堂之盛:“自唐宋以来,蝉连而居,安其土,乐其谣俗,鲜有迁徙他邦者。其大小宗祖弥皆有祠,代堂为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有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

到清康熙三年(1664年)为防范明朝将领郑成功从海上进攻,清政府采取禁海移民政策,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绝大部分的祠堂被拆毁,到乾隆嘉庆年间(1796年-1821 年),由于禁海移民政策的取消和经济发展,番禺又兴起一轮修建祠堂的风气,现在我们看到的祠堂绝大部分是清代建筑,但用了不少明代遗存的建筑材料,如红砂岩石构件,短、粗、古朴的木构件等,所以现在看到番禺的绝大部分是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并兼有明代少许建筑材料的祠堂,具有特殊的建筑历史价值,从建筑材料上可以反映明清历史的演变过程。

在现在修缮管理得比较好的祠堂里,由于“明孝道、敦教化”依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坚守,因此宗族祠堂被演化为文教娱乐中心,特别是祠堂中被当做重要的农家书屋和族谱修缮场所。很多祠堂里,“族规”、“家训”堂堂正正上墙,多有劝诫,为后人遵循。同时也渐渐恢复了祠堂的众多功能:聚会、议事、倡学、教化等等。

祠堂是番禺人祖先的“根”。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寻根热的兴起,族人的凝聚力在不断加强,珠三角乃至全国对文物古建筑的重视,文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古祠堂也越来越被重视,兴起一种祠堂维修保护热潮。

番禺名祠“善世堂

善世堂,位于番禺石楼镇,是奉祀陈族六世祖陈道明之祖祠,即石一村、石二村、石楼社区陈氏共同祖祠,也是番禺四大名祠之一。这个历经五百年风云变幻的祠堂,曾经因为“抗倭名将题写”而名扬四海。

当时,戚继光被奸臣陷害,被贬到广东做总兵。有一次,戚继光在石楼街上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叫一个小孩“阿叔”,并向他行礼。他十分疑惑,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位小孩的的辈分比老人家大,因此即使是老侄嫩叔,也都按照原来的礼制、伦理称呼。

在石楼的一系列见闻,

让戚继光连声赞叹“真乃善世人家!”,

便欣然写下“善世堂”三个大字,

后制作成匾额挂陈氏宗祠的中堂之上。

这块“善世堂”匾额与苏东坡题写的“六榕”一同被《中国名匾》一书收录,是广州唯二被收录在册的匾额。

善世堂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后来清代康熙年间开始重建,存活的历史大约五百年。据族谱记载,善世堂原占地面积达到四千多平方米,清朝重修时,耗时四十一年,耗资白银七千余两。善世堂的木雕、石雕、砖雕和灰雕技艺高超,尤其是木雕技艺,堪称鬼斧神工,每一根横梁都精雕细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程建军主导过多项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他评价说,善世堂材美工巧,很有层次和逻辑性,应该是当时很有水准的,水平比较高的匠师来进行设计的。

善世堂

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祠堂“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沧海桑田,于祠堂可见时岁变迁;禺山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情况,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广东新闻

阅读量:29.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646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