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兴国(二十):兴国,道教最早的传播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6-14 15:09

发表于山东

编者按: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置平阳县,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年号为名,改称“兴国”,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人口85万。兴国是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是人民军工的发祥地、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重要发源地、群众路线重要形成地。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9.3万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孕育了萧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毛泽东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留下了《长冈乡调查》《兴国调查》等光辉著作,称赞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工作”,亲笔题写了“模范兴国”奖匾褒扬兴国。兴国人文荟萃。文天祥在兴国开府抗元,程氏父子(程珦、程颢、程颐)在兴国教化讲学,海瑞在兴国革除弊政,留下了千古佳话。兴国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我们特开设《你所不知道的兴国》专栏。本专栏由中共兴国县委宣传部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共同主办。有关内容已由兴国县史志研究室等单位审核。

今天请看第二十篇:江善忠:“死到阴间不反水”

2019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工作时,动情地说:“江善忠烈士留下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

江善忠,1913年出生在兴国县长冈乡合富村,1928年参加乡农民协会,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担任当地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担任兴国县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1933年12月担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1935年3月8日,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6岁。

江善忠参加革命前原名善淙,参加革命后,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善忠,表达他对党忠诚的决心。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江善忠率领江西省裁判机关转入游击战争。先从宁都县七里村突围到安福乡西甲村,再从西甲突围到洛口镇金竹村,1935年1月初,从国民党军重重包围的小布镇树陂村突围,经永丰、乐安、吉安转移到兴国县方太青富。每一次突围,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数千人的突围队伍,辗转到达青富时只剩下数百人。省委代理书记曾山在青富主持会议,决定各机关干部率领游击队转入山区坚持斗争。江善忠率领一支几十人的游击队回到兴国县长冈乡灵山、冰心洞地区,利用复杂险要的山区地形坚持斗争。

1935年3月,国民党军加紧对灵山、冰心洞地区“清剿”。由于叛徒出卖,敌人得到了江善忠游击队和几十名红军留下的伤员隐蔽在灵山猴哥寨的消息,出动大军分路夹击,企图将江善忠部一网打尽。

江善忠发现敌人进山后,一面利用地形阻击敌人,一面派人通知游击队转移。敌人来势汹汹,步步逼近。此时江善忠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退到猴哥寨与大队会合,利用险要地形与敌人拼杀到底。但有可能被敌人困住,无法转移,最终全体牺牲;二是自己把敌人引向岔道,为游击队转移赢得时间和空间。

江善忠毅然决定让游击队员从猴哥寨转移,自己边打边退,把敌人引向岔道,带向一座三面绝壁的孤峰--芒锤石峰,坚守到弹尽援绝。敌人猖狂地喊话,要江善忠反水投降,交出红军游击队的秘密。江善忠坚定地说:“要我出卖共产党,你们休想!”他咬破手指,在自己的衬衣上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 的血书后,纵身跳下山崖,实现了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

兴国县是中华英烈第一县,苏区时期9.3万人参军参战,先后有5万多人为革命献身,江善忠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是千千万万兴国英烈中,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誉的一位代表。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江西新闻

作者:胡玉春

阅读量:26.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