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四川旺苍:“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奏出发展乐章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6-18 18:13

发表于山东

从曾经森林覆盖率仅20%到如今近70%,从30多年前的煤山矿山到如今的金山银山,从曾经被戏称为“灰城”到如今川东北的一颗绿色明珠,从曾经集民族、山区和贫困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到如今的中国城市建设魅力生态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全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先进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全省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县.....四川省旺苍县美丽嬗变、蓬勃发展的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奋斗密码?

答案就蕴藏在旺苍县“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交融发展乐章中。“旺苍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全县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共同富裕”发展思路,全面落实“3691”重点工作布局,持续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红色旺苍、中国茶乡,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纵深化发展。”该县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旺苍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创建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融共促,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民族和睦、团结稳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各族群众共护共享 创出生态环境“高颜值”

走进旺苍,连绵起伏的茶乡蜀道,奔腾不息的东河岷江,绿潮劲涌,生机盎然。

52岁的旺苍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狮子坝保护站护林员冯学武,守护米仓山23400公顷山林已三十六个春秋。“野鸡的学名叫红腹角雉,毛冠鹿又叫青鹿,麂子就叫麂子,并不是山里人统称的羊。”经过多年的努力保护,冯学武所负责巡护的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已由濒临灭绝恢复到了由红外相机拍摄到动物及鸟类20余种。

像冯学武一样,旺苍县各族群众日夜守护着川东北生态屏障。近年来,旺苍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闯出一条生态保护优先、产业绿色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之路。

通过深入推进“生态旺苍”建设,自1999年以来,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8.5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7.65万亩。20多年来,全县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大幅增长,森林覆盖率增长近20个百分点,其中退耕还林贡献近14个百分点,工程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对县东河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县城备用水源、18个乡镇级及16个村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划定,全面完成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和规范化建设。2021年,旺苍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旺苍行动,总投资7.8亿元,谋划储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等项目8个。2021年全县森林面积净增长5031亩,净增森林蓄积23.6万立方米,创出了旺苍生态环境“高颜值”。近年来,旺苍县拥有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大峡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城山—七里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旺苍大峡谷省级森林公园、“四川名泉”鹿亭温泉和世界地质奇观潜龙十八潭等风景名胜资源。旺苍是“中国名茶之乡”“四川茶业十强县”,米仓山茶名列“三山一早”,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米仓山牌“广元黄茶”被评为“四川十大名茶”。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凝聚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

南阳山间东河畔 各族群众日子甜

南阳山上的南凤村,是一个有着回族、土家族等多民族村民聚居的村落,山间1200多亩猕猴桃是村民们的“绿色银行”。村民魏金凤介绍,自家种植有10多亩的猕猴桃,能从八月一直卖到十月,去年仅售卖猕猴桃一项就收入7万多元。“南凤村的蓝莓酸甜多汁,我打算再把蓝莓种植做起来,家庭年收入轻松就能超过10万元,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东河畔的福临村风光旖旎,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野生鱼类资源,让这里成为休闲野钓爱好者们的天堂。

“去年大概有4万人到福临村野钓。村上建设有70个钓棚,运营有水上超市、餐厅,船只等,常年务工的20多个员工均来自周边的村庄,月平均工资4000元,季节性用工最多时超过200人。福临村野钓及水上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带动发展的同时,也让乡亲们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就业,增收致富。”心诚专合社负责人向成仁说。

青山绿水间,各族群众日子甜。旺苍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拓宽各族群众绿色富民道路,实现“绿”“富”双赢局面。

旺苍县深入推进“大文旅”产业结构调整,全力做亮“红城、绿谷、茶乡、古道”四张文旅名片,全面打响“红色旺苍、中国茶乡”城市核心品牌,推动旺苍旅游转型升级,围绕“大文旅”体系,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贡茶文化、汉唐文化、古道文化内涵,以创建米仓山大峡谷国家AAAAA级景区为龙头,以快进慢游旅游网络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为关键,重点抓好景区提升、品牌塑造、线路统筹、业态培育等工作,全域推进文旅融合发展2021年,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2.85亿元,突破50亿元大关,在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55亿元的基础上,实现高速增长,增速达8.2%,排位全市第三。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四川新闻

作者:王永战 康勇

阅读量:39.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