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作家刘震云做客《向往的生活》,慢综艺,多点文化多点“嚼劲”

来源:交汇点客户端

2022-07-13 17:07

发表于山东

交汇点讯 7月8日,湖南卫视综艺《向往的生活》第六季“大海篇”第十期开播,节目除了明星、主持人等常驻嘉宾,特别邀请了作家兼编剧刘震云。看起来不苟言笑的“刘老师”,以机智诙谐的言论和生活的智慧,让观众会心一笑。

刘震云的幽默不是“综艺感”,也不是因为有镜头而表演出的人设,而是个性的自然流露。当明星黄磊问他当年为什么选择北京大学时,他停顿了一下平淡地说“一不小心考了个河南状元”,一句话把“凡尔赛”表现得淋漓尽致。何炅搭腔:“大作家不是一般都晚上写小说的吗?”刘震云说完“更大的作家都是白天写”后,随即补刀:“上帝发明了光,你非跟上帝闹别扭。”当黄磊拿出一颗花菜准备做饭,一直严肃的刘震云却忍不住发问了:“您对这个菜花是有什么样的展望?”……“不愧是文学界的人,说话风格如此独特!”不拘小节、不按常理出牌的刘震云让观众们忍俊不禁:眼前外表看着略微古板的“刘老师”,内心却是个隐藏的“老小孩”,有趣,豁达,率性,超然。

刘震云这种风趣幽默、敢说敢表现的作风,与其他嘉宾互相激发出彼此相契的一面。晚饭时刻,他与黄磊、刘奕君和何炅四个人闲谈,不约而同地敞开心扉,抒情、思辨,开始了一场人类高质量聊天。关于“见识”,刘震云说“一个人对一个社会的见识,一开始如果别人都觉得这个见识好,这个人一定走不远;如果所有人都觉得你这个路是走不通的,那你能不能坚持走通,才更重要”。关于“争论”,“这个世界上没有对与错的争论,都是对与对的争论”。关于“朋友”,“真正的好朋友,一句顶一万句,好像在一块说了很多话,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能写出《一地鸡毛》《吃瓜时代的儿女》《我不是潘金莲》等小说的人,一定不是孤傲,而是能理解和感受普通人命运的人。深夜,刘震云看着渔民出海捕鱼,感叹道:“他走进黑暗只是为了让家人的生活更好,这是相当了不起的。”黄磊也感慨,“他一个人驶向黑暗,只为家人有光。”

平静的一天,有劳动,有玩乐。饭桌上,三两好友举杯唠嗑。门外的沙滩上,年轻人在运动在欢笑,青春活力四射;餐桌旁静水流深,是长者的人生感悟和阅历的交流……在这一期节目里,“向往的生活”深度解答了什么是“生活”——轻松的氛围,温馨的日常,以及人与人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综艺多请点这样的老朋友,既有趣,又有深度。”不少网友在节目评论里这样写道。《向往的生活》自2017年开播,通过回归田园式生活,让观众暂时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重获心灵的宁静。但连续播出六季后,节目内容不免变得重复乏味。最近几期,许知远、刘震云等文化界名人的加入,给这个体验农活、吃喝玩乐的节目带来了高能话题、舒适观感,也让其拥有了文艺和哲思的气质。慢综艺,不仅仅是用长镜头记录人物故事和自然风光,而是关乎日常相处、生活态度、人生哲学方方面面的碰撞。向往的生活,不在远方,而在人和周围人的相处中。

“如果余华、莫言也来《向往》,我会继续追”,很多网友还提出了这样的愿望。去年9月,作家余华参加《文艺现场》的访谈节目,脱口秀式讲述自己当年走上文学道路的原因,受到观众热捧。莫言去青岛开拖拉机体验收割,在公众号上和观众玩快问快答环节,没架子、强共鸣、幽默、直率的特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做着网红,但文化大咖们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生智慧,在“梗文化”的嬉笑过后,每每引导人们感受文化和知识的无穷魅力,寻求对当下自我、社会深刻的意义。或许,我们可以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文艺术创作者走进慢综艺,和观众来一场“双向奔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编辑: 姚依依

来源:交汇点客户端

文化风向

阅读量:32.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